课本是从代数解析式的角度定义偶函数和奇函数的。其实偶函数和奇函数也可以从几何的角度来定义,这样的定义和代数解析式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看问题的立场不同。如下图,整个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该函数称为偶函数;整个函数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该函数称为奇函数。
通过函数图象,很方便就可以写出偶函数的解析式:对于图像上的任意一点(x ,f(x)),关于y轴对称的点就是(-x ,f(x)),由于轴对称点的纵坐标是一样的,因此解析式是 f(x) = f(-x),你看这不就是书本关于偶函数的代数解析式定义。
同样,很方便就可以写出奇函数的解析式:对于图像上的任意一点(x ,f(x)),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就是(-x ,-f(x)),由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纵坐标是相反数,因此解析式是 f(x) = -f(-x)。
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 y=kx+b 就是奇函数,二次函数 y=x^2 就是偶函数,还可以举例出好多个。比如日后会学到的三角函数也具有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