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中式英语其实一直存在,从外国人侵入中国开始,本土居民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学习英语,而鉴于根本就没有教师,与中文结合的英语就应运而生。曾经的上海在被英国人占据之时,产生的“洋泾浜英语”就是中式英语的一个典型。而且,Chinglish(中式英语)这个词语,在我读高中之时,我们的英语老师就再三在英语课堂上强调,要防止Chinglish(中式英语)。而我们那时候所谓的中式英语,有与现在流行的大为不同。那时,不是是在语法结构上趋近于中文语法,毕竟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中文,平时交流也全靠中文,在英文表达之时,习惯性采用中式思维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像No zuo no die、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这种,在我看来根本就是英语的火星文版。从本质上来说,中式英语所选用的英语词汇都是纯正的英语单词,只不过在连词成句之时采用中文语法罢了。而像这种变种的中式英语,根本连单词都是中文拼音,请问“zuo”是何时问世的英文单词。 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我只能说现在流行的所谓的“中式英语”其实是本土中文的流行语与英文相结合的产物。而这些所谓的网络流行语,本身就是雷同于火星语一样的神奇存在,这样的“神奇生物”与英语的结合,所产生的除了是奇葩,难道还能是别的吗?这样的中英结合体,作为日常娱乐搞笑是可以的,却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就如同火星文,再怎么流行,也就是在年轻人中“大放光芒”而已,真的要为大众所接受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