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尽管国学有所回暖,但整体环境并不理想。对于孩子来说,学英语是一种技能培训,而学国学是一种人格教育和道德观培养,这才是根本性教育。这让我想起《孟子》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手指坏了,虽然不疼也不妨碍做事,但他可以去秦国、楚国治疗,不会嫌远。可是,一个人要是心术坏了,他却不以为然,这叫“不知轻重,舍本逐末”。因此,家长千万不能被“国学无用论”的基调所影响,不重视国学教育。一个成绩卓越的中学生,因为出现心理问题结束了宝贵的生命;一个才华出众的高材生,因为不懂得与人相处,工作中四处碰壁;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为道德观的缺失,不懂得孝敬父母……从幼儿园到大学,人格教育几乎一片缺失,孩子们竞赛式的学习,学到的只是知识,而为人规范、基本道德礼仪,现代教育中却少有涉及。国学教育,就是要通过传统文化,填补现代教育的空白。 “国学让孩子未来更坚实”——你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说法?有些家长因为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学校里吃亏,就让孩子做人别太“老实”了,结果使孩子变得十分自私,如同家中养了一条狼,最先尝到苦头的就是父母,孩子想“咬”谁就“咬”谁,何谈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