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英语培训时的英语语言将选用当前国际商务及生活环境中最通用的英语语言,并且帮助应试者创造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使考生可以在一个相当轻松的环境中测试并提高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评估应试者的实际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人员,并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 在中国境内投资的大型跨国公司需要聘用大量的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中国雇员和管理人员,交流和沟通能力是在外国公司服务的中国雇员的基本条件;政府部门、各种机构、国有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与交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加,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公司必须要寻求自身的突破,这不仅需要一个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更需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公司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物质资源上了,更重要的是把战场放在的对人力资源的竞争上了。而对人力资源来说,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成为了重中之重,这不仅能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员工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创造潜力, 使员工更加良好地融入到整个公司的系统中,让每一位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让公司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公司,其在员工培训的问题上遇到过挫折,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给其他公司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也留下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值得其他公司去借鉴与改进。本文就以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阐述目前公司员工培训存在问题与应对的方法。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培训的定义有很多种,一种比较准确的定义是:企业针对员工实施的学习和激发潜力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通过员工定向改进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乃至行为以及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得员工的工作任务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或水平顺利完成。1.2.1 国内相关研究 从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开始着手企业培训问题,随着西方理论思想的引入,我国学者接受了西方关于员工培训的理论。由于我国公司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制约了员工培训的发展,但学者们还是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赵曙明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一书中对我国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重点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我国目前公司人力资源整体投入偏低,员工参与培训的比率不高。之后,李淑惠和李智敏在《我国企业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模式分析》一文也提出了我国公司员工培训存在培训没有计划,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等等问题。此外,聂正安、潘刚华等人都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我国员工培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所以总体上来说,我国公司从培训观念建立到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培训的管理等各方面都亟须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1.2.2 国外相关研究国外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自从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于1911年在《科学管理原理》首次提“培训”的理论以来,培训相关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成熟。泰勒认为科学管理应遵守的普遍原则之一就是培训,以理论的方式首次证明了培训起到了对企业绩效的支撑作用。此外,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在“官僚行政组织”的理想组织中,员工必须通过正规培训才获得好的组织绩效。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洛克提出了目标设定理论,他认为激励来源于挑战性的目标,制定特定的目标会达到绩效改进的效果。最后,《雇员培训与开发》一书的作者—美国雷蒙德教授则提倡在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设定和协调培训项目。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4章。第1章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第2章对员工培训的理论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第3章分析了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第4章结合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1.3.2 研究方法员工培训研究涉及的问题范围广,涉及的材料复杂,因此本文力争做到文献调查与实际调查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统一。具体采用了以下方法:文献研究:研究了人力资源和培训相关的基础理论,研读近几年在该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成果,学习借鉴学术界理论成果,并在这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理论依据。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和培训体系,为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培训机制的优化提供有益借鉴。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从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入手,在对员工培训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调查研究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培训现状与并进行了问题分析,从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态度、培训评估四个方面,对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本文通过对培训客体选择上的创新,加强了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培训的重视,为新员工能快速融入到公司的体系中奠定了基础,从而提高了培训效率。2相关理论概述2.1 员工培训2.1.1含义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它有其特殊的对象和内涵。首先员工培训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其次员工培训重点在于培训员工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员工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此外员工培训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标在于达到员工与公司的双赢。2.1.2 内容员工培训目前包括总经理技能培训、经理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安全和健康培训、新员工上岗培训、组织发展培训等多项内容。2.2员工培训的方式员工培训目前主要使用课堂授课的方式。此外还曾使用案例分析形式的培训,还有公司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可接受指导人形式的培训。2.3 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所谓“培训评估”,就是培训评估,是指对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而为了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培训活动进行充分的、客观的效果评估。因为员工培训后能充分利用的只占一部分,因此企业每年在员工教育上的投入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浪费掉了。这就是进行培训结束后的追踪与行动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3 红运物流公司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3.1 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粮食贸易公司,其业务方向主要是以北粮南销大环境为背景发展起来的粮食贸易业务。由于近几年公司业务需要扩展,所以需要一套管理系统支撑粮贸业务发展。因此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则成了业务扩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公司业务部门主要有采购部、班列管理部、业务部、销售部、财务部等多项部门,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多项部门共同合作,而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则可以极大地提高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且能带来一些创新的工作理念,帮助公司的业务扩展工作顺利进行。3.2 红运物流公司员工培训的问题3.2.1 缺乏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要有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是与培训之前的需求分析息息相关的,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有了培训需求与分析这个前提与基础,进行员工培训时便会节省大量资源。也就是说,培训需求与分析是关键所在,没有对培训需求进行良好的分析,那么就会使得培训的目的和计划不合理,真正实施起来便会偏离预先发展的轨道,从而影响整个实施过程和培训结果。3.2.1.1 管理人员对培训需求没有良好的意识现如今大部分公司所执行的培养计划和方案主要来自于公司管理层的决议或者是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的判断,或者是通过对往年的员工培训情况进行分析,这便会导致一些问题。红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亦是如此,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培训方案执行,不进行创新,那么培训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小。此外,即使公司制订了培训需求分析的计划,也很难做到完全实施,公司总会着重于对公司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需求分析,而对于员工的需求则会考虑甚少,公司层面上也不清楚员工的培训需求,不知道员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这样即使制订了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案,也收不到什么成效。
该专业属于新西兰商科的一部分,侧重于六大模块的学习,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毕业后可在企业人力管理职能部门、政府部门等单位工作,而学校上,可选择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等。
92 浏览 8 回答
313 浏览 6 回答
334 浏览 4 回答
263 浏览 4 回答
179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8 回答
132 浏览 4 回答
156 浏览 10 回答
267 浏览 7 回答
349 浏览 7 回答
207 浏览
353 浏览
118 浏览
143 浏览
19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