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校内作业负担。规范作业管理难度不超标,压减作业总量、时长,严谨给家长布置作业。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不再审批。严禁超前、超标培训,严禁非学科从事学科类。校外培训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落实“双减”需要更细化可操作的措施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简称《双减意见》)以来,各地采取积极举措落实《双减见》。但是,一些地方出现培训机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新情况,在严格治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同时,产生了一些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必须从校内和校外双管齐下,采取更加细化和可操作的措施,确保“双减”政策落地生效。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家长和学生的“提分”需求,这是对校外培训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理,在校外培训治理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坚定这一信念。有效减少校外培训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校外培训,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让家长切实感受到教育质量提高了,学校发展均衡了。一方面,要看到,新的学年,各地采取了教师轮岗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育均衡。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双减意见》提出的“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尚需长时间努力才能实现,需要做好长期的、步步为营的布局。此外,学校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改进管理与评价,以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与和创造性;引入增值评价,克服“大锅饭”的弊端,切实提升效能。同时要密合责任链,要更加深入细致了解每一个学生,优化教学各个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练好学校内功,在“双减”工作中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才能确保“双减”政策落地有效。简言之,做好学校内部的事是治理校外培训的长期策略,不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都需要毫不动摇,稳扎稳打,一步步通过校际均衡和校内质量提升创造家长不需要比拼校外培训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