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呱呱,妈咪Cat 和包子爸比给我取名叫“叽里呱啦”,我特别爱学英语,也很喜欢和大家一起探讨宝贝英语启蒙的话题。[酷]今天呱呱讲一讲大家比较关心的自然拼读到底该怎么学?【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学习自然拼读吗?】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再来厘清一下什么是Phonics吧。Phonics其实就是学习字母(单词拼写)和声音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讲呢,3岁前的小朋友不一定具备理解这个关系的能力, 但如果您真的很想要提前帮小朋友建立字母与声音关系的概念,当然也是没问题的,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久, 小朋友给您的反应可能与您的预期不太一致。【元音辅音哪个先学?】可能呱友们对市面上的Phonics教材也有一些了解,其实先学哪一个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规定或是定论。您可以看到元音和辅音各占半边天。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叽里呱啦最终选择了从辅音开始,不仅仅因为我们的合作伙伴TCM的教材编排是这样, 还有更多的原因是,我们认为总体来讲,辅音字母的出现频度更高,在小朋友已经开始接触英文的时候,妈妈在跟小朋友一起读绘本的时候,都可以从很多头音(单词的第一个音)练习,这样更自然,也更容易操作。接下去再学元音,我们可以真正的做很多的拼读练习,真正可以拼起来的哦~ 像是我们接下来要推出的PK3的内容, 里面有大量的CVC(辅-元-辅)的单词,并以拼读的方式教授,小朋友反复多次听(发音)看(字幕),最终就会掌握初期简单的拼读方法啦~ 【是不是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才可以开始学习自然拼读?】这个问题,跟上面一个其实很像,事实上语言学习不像数学公式,没有绝对的正确。只能说,某些顺序方法更适合某一个群体,某一种特质的小朋友。您可以试想看看,如果小朋友已经知道了苹果的发音是 [ˈæp(ə)l], 写法是apple,那么我们在带着小朋友一起阅读或是介绍字母发音的时候,方式就会是用小朋友已有的知识介绍新的内容。从教学法上来说,这种属于Student-Centered Approach。用小朋友已有的知识,推理再介绍新内容,而这个过程中的老师/家长更多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和帮手。相对的,如果是完全没有词汇量积累就是所谓的Teacher-Centered Approach。教学过程中更多是老师/家长讲,小朋友来听学,主动性稍弱。其实,最有可能最实际的情况是,两种Approaches同时存在,交替发生。【XX字母不是应该发XX音吗?你们视频里为什么是发XX音呢?】恭喜这部分呱友,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 部分字母(m, n, r, l)因为位置的不同,发音也会不同。例如:mom这个单词,有两个m,开头结尾发音就不一样。noon这个单词,有两个n,开头结尾也不一样。r和l也是一样的道理。但是有呱友反映说,字母f和v的发音问题就不太一样了,部分清辅音(简单理解为,没有声带振动的字母)老师在教授发音的时候为了让小朋友可以听得清晰一些都会在后面加上一个schwa(中性元音)/ə/。字母f单独讲的时候会变成/fə/,字母v会变成/və/。但是在单词拼读的时候就不会有这个schwa(中性元音)/ə/了。【没有兴趣怎么办?】这个问题真的是只要学东西就一定会遇到。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真心喜欢上什么,怎么会想要放手呢对吗?我们的教学视频,都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集学习内容和趣味性为一体,加上我们每节课都有趣味横生的课后练习,其实坚持看下去,小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感兴趣的。还有什么呢,每次Sarah老师的分享都会提供一些亲子游戏。这些只要您可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也是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这里最后要提到的就是,反复的重要性。呱友们一定都有学东西的经历, 不论是什么,如果学得成就感,不就越来越有兴趣了么。新接触的知识总会有适应期和沉默期,建议各位呱友少说教,多做事(帮呱宝建立学习习惯,到时间就开始播音频,视频),早早进入良性循环,什么都好办啦!【游戏时间】前面有提到每次都会分享一两个游戏的,今天也不例外~呱友们,看,下面图片中是Sight words对吗,所以这个动感十足的游戏可以用在来玩Sight words,还可以把我们PK2所学的辅音组合写在上面,或者呱宝读家长来找,也可以家长来读呱宝来找都没问题哒~~ 每次玩的时候记得稍微加入一些竞争哦,一家三口的话,最好爸爸妈妈都参与,一位扮演老师来读,另外两位扮演小朋友来玩!如果您家呱宝都觉得以前分享的游戏太简单的话,试试接下来要分享的这个吧~将我们课程中学过的相关辅音组合的单词做成小卡片,请呱宝来做分类,按照辅音组合的不同来区分,分组,放在正确的组别中~ 制作这样一套卡片您可能会觉得太费时间,但是,这个可以经常拿出来复习哦,还有很多card game都可以玩的,所以,一次投入,未来就可以经常用啦~~ 内容来自: 宝宝知道App用户 $叽里呱啦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