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瑜伽的第三年。 一直进行传统哈他瑜伽的练习,因为决定业余时间去带瑜伽课,开始阅读艾扬格瑜伽系列书籍。艾扬格瑜伽被称为是最安全的瑜伽练习方式,我的第一位瑜伽老师,就是资深的艾扬格瑜伽习练者,学习过程中总是强调顺位,保护关节,受了一些影响。 瑜伽有八个分支,分别是持戒(制戒)、内修(内制)、体式、呼吸、收摄(制感)、心灵集中(专注)、禅定(冥想)和三摩地(入定)。持戒是树根,持戒是指:不伤害、真实、不偷盗、节制、不贪婪。 内修是树杆,内修几重境界:清洁、满足、热情、自我研习、敬奉神。 体式、呼吸和收摄分别是树枝、树叶和树皮。 收摄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完全专注体式,忘了身体,忘了感觉。境界一级级上去,就是心灵集中、禅定和三摩地,瑜伽之树终于开花结果至出神入化的境界。 什么是三摩地的状态?——保持意识,并体会到睡眠状态。 通常,瑜伽被狭隘的理解为一种有氧运动,瑜伽老师的职责就是带领学员一起练习,在不受伤的情况下,能达到锻炼、放松的目的。吠陀医学是印度传统医学,瑜伽的目标与之几乎一致,只不过一个是从心理出发,一个从生理出发。作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的判断什么体式治疗什么疾病,体式保持的时间、深入程度,直接决定了治疗效果。瑜伽老师,并不能盲目的将学到的方法去学生身上实践,要通过自身的经验,反复学习、实践,教授起来会更有信心。好比推荐一个物品给别人,“亲测有效”往往说服力更强。 东方人的禅修要积极、活泼,西方人的禅修要放松,这是东西方人禅修的区别。禅定中的转化是:从抑制到宁静的状态,从宁静到专一的状态,无间断的觉知状态。禅定的人超越了时间,能排除一切烦恼,不受行动的影响,用眼洁净如新,就达到了神的状态。 瑜伽的禅修并不讲究要远离人群,远离家人,到丛林深处去修炼。所谓大隐隐于市,大部分的瑜珈上师都是有家庭的,所以把瑜伽带到生活中,即使忙、乱也能达到内心岿然不动,或许就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