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达观,实际上是“乐天”和“达观”两个词,这两个词词义相近,可以并列,但并不是成语。
乐天
释义: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语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于自己的处境或认为将来就会自然好起来因而无忧无虑。
近义词:开朗 乐观
反义词:厌世
例句:尽管爷爷已经病入膏肓,但他乐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引证解释:
1、谓乐于顺应天命。
《礼记·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郑玄注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
《孟子·梁惠王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 , 文王事昆夷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赵岐注乐行天道,如天无不覆也。”
2、引申为安于处境而无忧虑。
晋陶潜 《自祭文》:“勤靡馀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王廷相 《慎言·作圣篇》:“随所处而安,曰‘安士’;随所事而安,曰‘乐天’。”
茅盾《创造》:“第二件事使君实极感困难的,是娴娴的乐天达观的性格。
达观
释义:心胸开朗,见解通达,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出自《书·召诰》:“ 周公朝至于 洛 ,则达观于新邑营。” 晋·陆云《愁霖赋》:“考幽明于人神兮,妙万物以达观。”巴金·《春》十九:“不过淑华生性达观, 琴看事比较透彻,又能自持,所以她们不曾淌一滴泪水。”
近义词:乐观
反义词:悲观
例句:遇事要达观些,不要愁坏了身体。
详细解释:
达,通也。——《广雅》。泛指畅通,转义为明白事理。
1、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2、达观,是介乎悲观和乐观之间的第三种态度,它不表现为满面的笑容,但是表现为平和、眉宇间的舒朗。
3、遍览,纵观。
《书·召诰》:“周公朝至于洛 ,则达观于新邑营。” 孔传:“ 周公通达观新邑所营,言周徧。”
《魏书·阳尼传》:“彼八方之局促兮,殊无可以达观。”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达观古今,操行不轨者多富乐。”
4、谓全面地考虑。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评骘之语,遂亦纷繁,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盖一则达观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诗教,故其裁决,区以别矣。”
5、谓一切听其自然,随遇而安。
晋陆云《愁霖赋》:“考幽明于人神兮,妙万物以达观。”
南朝宋罗含 《更生论》:“达观者所以齐死生,亦云死生为寤寐,诚哉是言!”
唐元稹《遣病》诗:“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6、旧称对人生抱消极的看法,一切听其自然,随遇而安为“达观”,亦谓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巴金《春》十九:“不过 淑华 生性达观, 琴 看事比较透彻,又能自持,所以她们不曾淌一滴泪水。”
扩展资料:
“达观”英文翻译: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
“乐天”英文翻译:easy-going; happy-go-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