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制作。
DIY是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西方的概念,原本是意指不依赖或聘用专业的工匠,利用适当工具与材料自己来进行居家住宅的修缮工作。
DIY最初兴起于电脑的拼装,并逐渐演绎成为一种流行生活方式。简单来说,DIY没有专业资质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私人订制表达自我的“产品”来 。
扩展资料:
DIY的发展历史:
DIY在大陆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当时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国人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个人电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在当时,电脑意味着高科技,带着对高科技事物的热爱和好奇,千千万万个年轻人开始钻研电脑硬件,开始探讨如何DIY一台兼容机,以更少的钱买到一台性能比品牌机更强的电脑,也就在那时,DIY开始在大陆萌芽。
同时,90年代的个人电脑的性能确实很弱,好一点的就卖上天价,而DIY圈这些年轻人大都囊中羞涩,却压抑不住对提升电脑性能的渴望,凭借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理念,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超频之旅,在那时DIY硬件超频主要就是CPU超频了。
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款超频神器,无疑就是1992年的i486DX-40,20MHz外频、2倍频,人们通过摸索主板跳线将总线频率从20MHz调到33MHz,就可以摇身一变,得到一颗当时顶级批发价1000美元的i486DX-66(33MHzx2),获得超过60%的频率提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