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公私合作模式。
建筑工程3P付款方式是指工程款分为三次付清:
第一次合同签订生效后,按双方约定比例支付备料款;
第二次主体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按双方约定比例支付工程进度款;
第三次装饰工程完工且单位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按双方约定比例支付剩余工程款。
适用项目:那些规模较大、需求较为稳定、长期合同关系较清楚的项目,如供水、供电、通信、轨道交通、公路基建等适合采用。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中,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下中国地方债堰塞湖压顶,实行这一模式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融资压力,减少地方债增量风险,有利于释放存量。
拓展资料: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与BOT相比,狭义PPP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
PPP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2017年11月27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第一份成员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监测报告《PPP监测》。
百度百科_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