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注:盍,何不。垣墉,墙壁。病,害处。患:祸患)感悟:猫好比是一党专政,鸡好比是多党竞选的民主,老鼠就是一党执政的诸多弊端。看中国廿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国家稳步发展。我们能为了吃那鸡肉而急着赶走猫吗?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党如果不思进步和发展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一党执政的高效成了鸡,民主成了猫,专政的诸多弊端还是老鼠,那就真应了“形势比人强”这句话啊!……对党来说,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时刻不能松懈啊!道理:看问题要用长远眼光,权衡利弊,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题目实例:1.找出文中写老鼠祸害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 句子是: 意思是: 2.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3.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 有老鼠,偷我的食物,咬坏我的衣服,打穿住所的墙壁,毁坏器物,我就会饥寒交迫,比没有鸡可惨多了。 2赵人认为猫可以灭鼠使问题的主要方面,猫吃鸡是问题的次要方面,只要能灭鼠吃鸡是次要的,所以应该留猫。他的儿子则认为猫也吃鸡应该把猫除去。 3分清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可因小失大。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去的意思 中山人予之的之指代是什么? 其子患之的之指代是什么? 翻译:是非若所知也去是赶走,失去的意思。 前之代赵人,要猫的人。后之代猫,以猫为患。 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