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珍惜动物 鹮科——朱鹮 朱鹮 学 名:nippon 英文名:Crested Ibis 别 名:朱鹭 红鹤 鹮 日本风头鹮 朱脸鹮鹤 分类位置: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鹮 科Threskiornithidae 朱鹮属Nipponia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濒危(E) IUCN濒危等级:CITES附录I 国家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 东北虎 别名:西伯利亚虎、满洲虎、 阿穆尔虎 科: 猫科 学名: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英文名: Siberican Tiger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1.8―2.8米,尾长0.9米,体重227―272千克,最大的记录体重超过300千克。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野生东北虎现存数量只有400多只,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在我国的数量不足20只,朝鲜半岛已经再没有东北虎的踪迹 白暨豚,一作“白鳍豚”,亦称“白旗”,属鳍豚科。 生物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脊索动物门 Chordata、哺乳纲 Mammalia、鲸目 Cetacea、齿鲸亚目 Odontoceti、白鱀豚科 Lipotidae、白鱀豚属 Lipotes、白鱀豚种 L. vexillifer 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年) 物种现状:极度濒危!尚不能确认是否已经灭绝。目前最后一次的发现是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白暨豚(bái jì tún),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为我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体呈纺锤形,长1.5~2.5米,重可达230公斤。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身体背面浅蓝灰色,腹面白色。 IUCN保护状况变更历史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数据缺乏(DD) 1986年至1994年:濒危(EN) 1996年:极危(CR) 金丝猴 金丝猴(jinsihou)(rhinopithecus)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疣猴科。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仰。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褐黄色。毛质柔软,为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共有3种,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的区别是:川金丝猴(r.roxellanae)的脸天蓝色,两侧、胸及后腿金黄色,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滇金丝猴(r.bieti)的脸两侧白色,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东部;黔金丝猴(r.brelichi)的两肩之间有1块卵圆白毛区,分布于贵州与四川之间。 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三种。(还有一种越南金丝猴) 物种名 黔金丝猴 学 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 英文名:Guizhou Golden Monkey 别 名:灰金丝猴 白肩仰鼻猴 牛尾猴 线绒 【分类位置】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滇金丝猴 学 名:Rhinopithecus bieti 英文名:Black Snub-nose monkey 别 名:黑金丝猴 黑仰鼻猴 雪猴 花猴 分类位置: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