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不同
1、中式英语: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2、英式英语:是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使用的一种英语形式。它在英国是最主要的语言。
二、构成不同
1、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易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
2、英式英语: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颠群岛上的英格兰(England)人的英语规则,为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 英式英语并非为所有不列颠人认同。在某些非英格兰地区,特别是 苏格兰、威尔士与爱尔兰,主张不同方言之共存。
三、发展不同
1、中式英语:最早期的中式英语应该在香港出现。清朝将香港割让予英国时,在货物起卸区,有不少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人慢慢从洋人口中学得几个简单的英文词语,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刚学会的英语组成字句。
这些字句,有不少甚至已经融入英语之内。例如:打招呼时说的“Long time no see!”
2、英式英语:英语之所以世界通行,全都是因为大英帝国的势力,且最有代表影响力的英国英语(RP,Received Pronunciation,较常译为:被一般大众所接受的发音。
受过教育的非方言英语,在英国主要的大学城:牛津、剑桥流行,是各寄宿学校教育用英语和电台、电视播音用英语),又称"英国腔",但仍然有许多国家却不这么认为(特别是美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式英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