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金字塔。英文:Pyramids。作用:祭祀,陵墓。一般指的是埃及金字塔。其他著名的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1. 特征金字塔高度的不断增加,以52度的斜面直插天际,都反映了国王企图让王灵进入天堂的愿望。此外,古埃及人眼中的金字塔形,还带有太阳神崇拜的意味。在赫利奥波利斯的阿蒙拉神庙里,有一小型四锥体石块,外用铜或金箔包住,在阳光下烁烁闪光,那是太阳神的象征.古埃及人把此形状扩大数千万倍,屹立于沙漠之中,再把这种包有同或金的石头放在金字塔顶,将太阳的光辉折射到国王的土地上,让人们领受到太阳神的恩泽.此可见金字塔蕴函着浓厚的宗教性质.金字塔建筑的另一特征是它的稳定永久性。古埃及建筑史上最早的石结构建筑,是左塞王的金字塔,此公的金字塔无不用大块的石料建造,它们单一的四面体斜线,宽大的平面方性台基锐角尖顶,都给人们以平稳踏实,坚不可摧且高不可攀的印象。2. 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王陵,故仍具有陵墓建筑的特征,它的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墓室的地下建筑;一是金字塔的墓上建筑。金字塔所历经朝代。几乎一成不变,地下建筑则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有所不同。与马斯塔巴墓相比,金字塔周围一系列附属建筑,有规律与据相应的位置,它们形了金字塔群体建筑[Pyramicl Complex]的特色。金字塔的群体建筑是古王国时期建造金字塔的法宝之一,突出地烘托出金字塔的巍峨挺拔,相比之下,单一的金字塔倒显得有点孤单。金字塔的兴起和演变: 建造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十三王朝,跨越了十个朝代,历经古王国,第一中间期和中生国三个时期,除第一中间期外,各朝国王都有自己的金字塔。根据金字塔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特征,它的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形成期,鼎盛期,衰落期和复兴期。埃及学家和考古学家通过研究确认,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鼎盛期:斯尼弗罗的儿子胡夫及其之后的两代君主的夫拉和孟卡拉,都选择了吉萨西面5英里的沙漠与绿洲衔接处,相继建造了三座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群。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吉萨金字塔群,公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衰落期;第五、第六王朝起,开始衰落。最终到第一中大动乱时终于绝迹。复兴期:金字塔建筑中断了半个世纪,由中王朝的统一者门图荷太普ニ世(Mentouhottepii)率先恢复。最有名的金字塔位于吉沙,靠近现代开罗,但是在埃及有超过80座金字塔,而其余的一百座在较南的苏丹。每一座金字塔都是个坟墓,是被法老建造来安置他的尸体的地方,金字塔意指帮助达成其永恒的生命。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吉萨南郊8公里处利比亚沙漠中的3座尤为著名,称吉萨金字塔。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底边各长230米,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占地53,900平方米。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重装饰品。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塔东南有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埃及胡夫金字塔最有名,是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的陵墓。胡夫金字塔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啦”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