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影碟(英语:Laserdisc),简称LD,是种于1980至90年代中流行的图像存储媒体,主要用作存储电影,现在已被DVD完全代替。
镭射影碟尺码和12吋黑胶唱片相若,表面和音乐光盘(CD)相似。镭射影碟机以镭射读取(和CD类似)预先刻录在碟片上的信号,并转换成图像信号(如PAL、NTSC)供电视机播放。于1980年代相对当时流行的VHS放映是颇昂贵的东西。LD能提供的图像质素接近广播电视,而且因为是非接触式的关系,没有录像带放多了会图像会变差的问题。
很多人以为LD使用了数字技术,但其实不论图像和声音都是使用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的模拟方式存储在影碟上。后期的NTSC影碟才真的可以将音轨以数字方式(主要是 PCM 或 Dolby Pro Logic)加载到碟上,PAL影碟则只能以数字或模拟其中一种方法存储音轨。
扩展资料:
镭射影碟保养有讲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镭射影碟机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一张影碟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影碟片的日常保养在消费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向您介绍保养镭射影碟主要应注意的问题。
1.镭射影碟的信息容量较高,信息轨迹之间的距离很窄,因此镭射影碟应避免在振动或冲击场合中使用,以防止人为或机械振动而引起激光束循迹不良。
2.镭射影碟的表面要保持清洁,避免落入灰尘。影碟存放时,一定要装在封套里。拿取影碟时,要手持影碟的边缘部分,以防止指印汗渍沾污影碟表面,曩响激光束扫描。
3.当镭射影碟从温度较低的地方拿到温度较高的地方播放时,其表面会凝结水汽。在播放前,应先用柔软的干布将水珠轻轻地拭去,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放像质量。
4.镭身影碟的片体较薄,强度较低,因此,镭射影碟应尽量布放于平整的地方,不得重压,以防影碟受压变形。镭射影碟叠放时,张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10张为宜。
5.镭射影碟表面有污迹时,不能使用酒精或其它有机溶剂擦试,以免影碟受损。可用柔软的绒布沾水湿润后轻轻擦拭,并注意从影碟中心直接向外擦,而不能顺纹擦拭。
6.对于已变形的镭射影碟,可以进行人工矫正。其方法是将变形的影碟装入一纸套内,夹在两块平整的玻璃板之间,再将4至5公斤重的书籍平整地压在玻璃板上。24小时后影碟即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