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
蜜饵、酏食、糁食、饺子、面条、拉面、煎饼、汤圆、烧麦、春卷、粽子、圆宵、包子等。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黄、艾窝窝、炒肝爆肚。
上海的蟹壳黄、南翔小笼馒头、小绍兴鸡粥。
天津的嗄巴菜、包子、耳朵眼炸糕、贴饽饽熬小鱼、棒槌果子、桂发祥大麻花、五香驴肉。
太原的栲栳、刀削面、揪片等。
西安的牛羊肉泡馍、乾州锅盔,拉面、油锅盔。
新疆的烤羊肉、烤馕、抓饭。
山东的煎饼、喜饼。
江苏的葱油火烧、汤包、三丁包子、蟹黄烧麦。
浙江的酥油饼、重阳栗糕、鲜肉棕子、虾爆鳝面、紫米八宝饭。
安徽的腊八粥、大救驾、徽州饼、豆皮饭。
福建的蛎饼、手抓面、五香捆蹄、鼎边糊。
台湾的度小月担仔面、鳝鱼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简饭。
河南的枣锅盔、焦饼、鸡蛋布袋、血茶、鸡丝卷。湖北的三鲜豆皮、云梦炒鱼面、热干面、东坡饼。
湖南的新饭、脑髓卷、米粉、八宝龟羊汤、臭豆腐。
广东的鸡仔饼、皮蛋酥、冰肉千层酥、月饼、酥皮莲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鲜虾饺及第粥、玉兔饺、干蒸蟹黄烧麦等。
广西的大肉棕、桂林马肉米粉、炒粉虫。
四川的蛋烘糕、龙抄手面、玻璃烧麦、担担面、鸡丝凉面、赖汤圆、宜宾燃面。
贵州的肠旺面、丝娃娃、夜郎面鱼、荷叶糍粑。
云南的卤牛肉、烧饵块、过桥米线等。
西式面点:
蛋糕类、混酥类、清酥类、面包类、泡芙类、饼干类、冷冻甜食类、巧克力类、茶点、法式大餐等。
面点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春秋战国时,谷物品已有麦、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并已有五谷、九谷、百谷之称。其中麦有大麦、小麦之分,黍、稷、稻也有许多品。
谷物加工技术已从杵臼、石磨盆、棒、碓等发展到石磨。随着油料、调味的生产和青铜炊具的使用,当时出现了油炸、蒸制的面点。类似炒盘的青铜炊具则可用以烤烙面点。
西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baking industry),在欧美十分发达。现代西式面点(简称西点)的主要发源地是欧洲。西式面点(west pastry),熟制的方法主要是烘焙即(baked),英文也baked foods,即烘焙食品的意思。
在汉语口语中通常简称作“西点”。西点主要是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主要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品,经过调制、成形、成熟、装饰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营养食品。
百度百科-中式面点、百度百科-西式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