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有的教育定义 “我国教育学界普遍认为教育具有双重含义,即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可以称为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更为狭义的教育即指思想道德教育。 无论是从广义的角度还是从狭义的角度认识教育,它们都共同指出:教育是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中国有代表性的定义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柏拉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 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夸美纽斯:“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 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 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洁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 神圣的生活。” 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美生活作准备。” 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巴格莱:“我们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提炼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 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 斯普郎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p10_11) 以上的这些就是古今中外对教育下的一些定义,当然这并没有能够穷尽。例如:在王道俊和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就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p16)又如,“教育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