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力有两种解释:
1、病原体引起宿主扩散疾病的能力。
2、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启发智慧或激励感情的能力。如:文学作品中的生动艺术形象,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一个有感染力的人,自然是在平常与人交流时,能给人一种大方得体,让人不自主地想倾听、不自主地相信他的感觉。
富有感染力的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学识或阅历。比如:对于小孩子来说,孩子王就总是喜欢新鲜事物,乐于表现自己,因此在发现新事物的同时,懂得多了自然就成了伙伴中的带头人。
对于成人也是一样,富有感染力的人绝不可能是什么市井流氓,要知道感染力作为交流的一种能力,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只有有着丰富的学识,才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理。
感染力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往往是要经过后天的锻炼,也就是说富有感染力的人不可能是那些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的人。
但是感染力的锻炼也并不是勤奋就能做好的,同样要看一个人的天赋与悟性,有的人在看了大人物的演讲之后,一眼就能看出他人演讲时的精妙点,模仿的惟妙惟肖,而有的人就只是生硬照搬,邯郸学步。
感染力不等于绝对的带头作用,而是引领,富有感染力的人并不都是在交谈、相处时的“带头大哥”相反他们更善于倾听,他们会在认真听取别人语言、观点时做出独到的分析,再以此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是反驳),进而“感染”他人。
而不具有感染力的人想必也不必我多加解释,他们总是不善于倾听、忽视别人的想法,会急躁的表达自我。
扩展资料:
卡耐基认为,成功的人,对自己的事业有一种热忱的精神,这种热忱是他发自内心的兴奋,他将这这种兴奋洋溢于全身,便能感染他的沟通对象。
在教学过程中,卡耐基给学生灌输热忱的精神。他自己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热忱影响着他的学生。卡耐基曾引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前总经理的人生名言:“我愈老愈更加确认热忱是胜利的秘诀。
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并不会很大,但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拥有热忱的人将会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一个人能力不够,但是如果具有热忱,往往一定会胜过能力比自己强却缺乏热忱的人”。
卡耐基高度注重培训学员“伟大的人格”,他认为,这种伟大的人格是成功人士具备感染力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不妨将“伟大的人格”定位为“感染力的基础工程”。显而易见,那些空喊口号、高谈理论、品行不正的人,是无法对他人产生人格魅力上的感染力的,而那些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感染着跟他接触过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正能量的人,身上有一种感染力,你喜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