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将正式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发现的年份2019年。与此同时,由于引发该肺炎的冠状病毒与引发SARS的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亲缘性,该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
在此之前,新冠肺炎已经有不少“别名”:世卫组织曾暂时使用过“2019-nCov”、国家卫健委曾建议过“NCP”(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被认为难记拗口、不易传播。民间及媒体上则流传着“野味肺炎”、“武汉肺炎”、“中国肺炎”等说法,这些又被批评有歧视之嫌。
今年1月份的达沃斯论坛期间,国际防疫专家理查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就曾表示,将中国正在爆发的流行病称为“武汉肺炎”是不妥当的。在为特定疫情命名时,不应将任何特定的地区、国家或民族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