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它是西方各国最主要的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春节。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
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人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
耶稣生辰无据可考,后来把划分世纪的那一年(即公元一年),定为耶稣诞生之年,时间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到公元354年,基督教派中的多数派,把罗马帝国密司拉教在12月25日纪念太阳神诞辰的节日定为圣诞节,旨在取耶稣为“正义的太阳”之意。
圣诞节这一天也是世俗的农神节,这个日子正当农历冬至左右,开始昼长夜短,日照时间变长,太阳赐予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福,常常举行各种欢庆活动,向太阳顶礼膜拜。把耶稣诞辰定于传统的农神节这一天,其用意是为了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
扩展资料: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1]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古罗马教会在君士坦丁时代(公元313年),就逐渐习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主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