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谚语,意思是不会就学,不懂就问。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译文:使天下人对自己心悦诚服的办法是,高高在上、职位尊贵,但不因此而傲视别人;聪明睿智、通达事理,但不因此而使人难堪;才思敏捷、迅速领悟,但不在别人面前抢先逞能;刚强坚毅、勇敢大胆,但不因此而伤害别人。
不懂就请教,不会就学习;即使能干也一定谦让,这样才算有道德。
赏析:
本段文字是对出仕官员、隐士、士君子、学者行为的描述。文中指出:当今之世出仕与未出仕的人是一些恣睢贪利、虚伪做作的家伙。
当今的学者是一群道貌岸然,表面上高深莫测实际上毫无廉耻的人。通过对比,作者歌颂了士君子的美德。这段实际是对十二子之类人的批评,反映了荀子对时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