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对创造成功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但是对许多产品团队来说,原型仍然是UX设计过程中最令人困惑的部分之一。毫无疑问,原型可以是任何东西,从一系列代表app的不同界面或状态的纸质草图,到功能齐全、像素完美的app。
同时,了解原型设计主要与产品研发速度有关—目标不是创建可重用代码,而是尽快落地一个可交互的设计。
先说什么是低保真原型和高保真原型之前你要先明白下面的几个问题。
我们经常在不同的背景里看到“原型”这个词。 由此,我们很可能已经混淆它的真正含义。
它最基本的含义:原型是设计想法的表达。原型让设计师们得以展现他们的设计,以及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原型能够模拟用户与界面之间的最终交互行为。根据产品团队的需求,原型可以模拟整个app或仅单个交互行为。原型可以模拟最终产品的运作方式。它支持产品团队测试其设计的可用性和可行性。也有很多人将原型与草图,线框图和模型混淆,实际上它们不同于原型。“交互性”这个概念是原型的根本,因此这就是为什么草图,线框图和模型不能被视为“原型”的理由。
做原型主要是为了在做实际产品之前测试设计(和产品创意)。 是否进行测试与产品的成功直接相关。 不用想,当产品在市场上上市,人们开始使用它时,你的设计将被用户测试。如果这是首次测试,则很有可能会有来自用户的负面反馈。因此,在低风险的研究阶段和公开发布之前收集产品反馈,总是更好。
以下是需要原型的两种情况:
原型不一定要看起来像最终产品——它们可以有不同保真度。 原型的保真度指的是它如何传达最终产品的外观(也就是指它的细节和真实感级别)。
保真度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低保真(lo-fi)原型设计是将高级设计概念转换为有形的、可测试物的简便快捷方法。它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是——检查和测试产品功能,而不是产品的视觉外观。
通过墨刀做的一个低保真原型示例
以下是低保真原型的基本特征:
纸制原型和可点击的线框是两种流行的低保真原型制作技术。它们都致力于以最快的迭代设计思路,直到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都对产品的基础模型感到满意为止。
高保真 (Hi-fi) 原型的呈现和功能,尽可能类似于发布的实际产品。 当团队能深入了解产品的预期,需要与真实用户一起测试,或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最终设计批准时,通常会创建高保真原型。
一个高保真交互式原型, 通过墨刀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