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手偶故事一进阅读区拿着自己喜欢的角色自言自语起来,能够一边讲一边进行插放,“有只小白兔,拿着小篮子去草地上采蘑菇,哇,蘑菇真多啊,小兔子采了很多很多,吃也吃不完,回到家分给其他小兔子吃。” 拿了好几个动物手偶,一会将小兔子放在墙上的可活动的“门”里面,一会又插入在“草地上”,边操作边说“我把小兔子藏起来了,你猜在哪里?”于是正在讲故事的A在B的诱发下就找起了小兔子,找到后两人换角色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得开心不已。 分析:此材料的投放灵感来自于我的集体活动,由于在一次的语言活动中我用到了自制动物插放材料,孩子们很感兴趣,于是就投放至区域让幼儿自主操作,结合自制背景进行边讲故事边进行插放角色的操作讲述,使孩子们有一个操作平台,便于孩子们的操作讲述,而且操作阅读更适合小班幼儿自主阅读。 孩子们喜欢进行边讲述边操作,而且讲述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以体现,个别孩子如A能根据材料进行简单的创编,在讲述过程中非常专心。但我发现此材料不能满足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B在操作中更多专注于“插放”和“捉迷藏”这些游戏动作上,由于不会讲述而去干扰他人。 措施:1、增加录音机的投放,帮助能力较弱幼儿的讲述。我班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我们所提供的材料虽然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是层次性不够明显,满足不了部分孩子的操作与表达。将录音机作为辅助材料,帮助幼儿进行讲述,拓展幼儿思维,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求。 2、增加剧本,激发幼儿的讲述愿望。可设置每周一个剧本,提供相应的自制手偶,并引导幼儿一起布置手偶背景环境,以此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