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一度十分流行的拉夫领起源并没有定论,有说法是起源于法国时尚,也有人说是最早出现在西班牙。据说最早先是在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中流行起来,之后又传到了法国,逐渐在低地国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荷兰地区出现,在西班牙的同时期也开始流行起来。
我们从许多十六世纪的贵族画像和皇室画像中都能看到拉夫领的身影,一直到十七世纪中叶王后,中世纪的时尚圈才最终放弃拉夫领。因此可以说是流行了百年的时尚了。至于为什么这么笨重的服装会流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段时间内贵族们的品位,这种笨重却十分繁复的衣领也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体现。当国内贵族画像中十个人中有九个人这么穿着,这种服装形式就自然而然的流行起来。
拉夫领在英文中是Ruff,在西班牙语中则是被称为Lechuguilla,这个词源于一种蔬菜Lechuga,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生菜,完全是因为这种褶皱式的衣领原本看起来与生菜的褶皱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最早这种衣领并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复杂,更像是塞万提斯穿着的那样。
一般使用浆过的布料或者是纱定型制作而成的。但是一旦在贵族圈儿里流行开来,就演变出越来越繁复的形式。比如说褶皱更多,用的纱更加名贵,装饰有更多的珍珠,衣领的半径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厚实。从这个演变来看,就知道,这已经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费的起得。越来越笨重的衣领逐渐需要专门的人来穿着以及取下,比如说在西班牙的宫廷里就有专门为贵族国王卸载衣领的人。
后来在伊丽莎白时期,因为女王的影响力而传播开来,并且出现了变种,就是前领会有开口,后面的衣领越来越大且厚。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型的盘子把脑袋和身体分割开来。虽然穿的人不见得舒服,我们看着也不见得觉得有多美,但是不得不说衣领衬托出来的仪式感和庄重感还是传达了穿衣人的身份和地位的。其实这种领子的在现在的时尚走秀中还是可以看到的,也并没有完全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