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的本意是勺子, 古义还有"箭镞"的意思. "匕首"就是指箭镞一样的短剑, 通常是左右对称的双刃. 刀即使指单刃的利器, 所以短刀自然也是单刃的. 不过在不同的语言中意义有差别. 在英语里, "匕首"翻译为"dagger", 是指刀身长度小于30cm的利器, 而不区分单刃双刃; 而刀身长度30-60cm的称为"short sword", 可以翻译为"短刀"或者"短剑"(sword 泛指刀剑, 并不严格区分单/双刃). 国外现在就将很多军用刺刀称为"匕首"dagger, 并不是说他们一定是双刃的, 只不过是指刀身长度在30cm以下. 而在曰本, 情况又不一样. 在曰本, 刀身长二尺一下,一尺以上(30.3~60.6cm)的称为 "脇差"wakizashi, 是武士的辅助武器, 切腹的时候也会用到. 一名真正的武士, 应该佩戴两把刀: 一把长的 "太刀"tachi 或者"打刀"katana, 另外还要佩带一把防身的"脇差", 就像今天的特种兵要配带步枪和手枪一样. 记得在介绍曰本战国时代的历史小说中, 常有这样的记载:武士在混战中长刀脱手, 会突然用左手掀起对方铠甲的下摆, 用脇差刺入对方下腹, 瞬间扭转败局. 可见, 脇差并不是单纯的"自杀武器". 而 "短刀"tanto 是指刀身不足一尺的(30.3cm以下)兵器, 种类繁多. 包括"九寸五分"(28.8cm), "寸诘", "铠通"(截面呈三角形的穿甲短剑), "合口"(没有刀镡的短刀), "守刀"(防身小刀), "怀刀"(藏在怀中的短刀), 当然还包括匕首. 显然, 也没有指明单刃双刃.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小太刀", 又称为"大匕首",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属于哪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