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线”是患者用于衡量发际线高度,评估脱发严重程度的一种自诊手段,临床上也有部分应用。
将大拇指和食指连成圈状,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三指并拢,形如“ok”的手势,手心朝外,保持水平垂直贴近额头,以眉毛的水平高度为起点,能完整填充于眉毛与发际线之间,说明发际线高度达到OK标准。
发际线高度符合OK线则被认为是正常范围内的健康发际线,高于或低于OK线,说明发际线过高或过低。发际线过高一般存在发际线后退、脱发、头发稀疏等问题。
扩展资料
有研究表明,自三十岁起前发际线于两侧开始后退,50岁后累及中央,表现为前发际线的后退。中国男性前发际线形状多为直线型或中间直线型(81.30%),前弧线型(11.30%)及后弧线型(7.39%)较少,中发际线均值为6.85cm,旁发际线均值为5.75cm,外侧发际线均值为8.73cm,中发际线与面部长度比值为0.337,与传统的“三庭五眼”美学标准基本一致。
而人体手掌呈现“OK线”的测量长度,正好是个体发际线在面部的黄金比例。女性的前发际线主要分为M型、矩形、圆型、三角型及不规则型,其中M型和矩形最多,前发际线为(6.423±0.049)cm,有美人尖的平均50.67%,峰高3.025cm。女性由于身材和手掌大小成比例,故其“OK线”也客观的反映了女性发际线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K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