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发重视,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占了教育支出的大头。 有数据调查如今的 教育支出占了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 大多数家长都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影响,给孩子报的兴趣班越来越多。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有的家长抱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 但对孩子来说,兴趣班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我有个亲戚从女儿5岁就开始报各种兴趣班,4年间大概花了20万左右。 给孩子报的兴趣班涉及了各个方面,比如画画、少儿英语、跆拳道、排球、钢琴、滑雪、书法等等,到最后就留下了2个兴趣班。其中 大多数要么学不会,要么是根本没兴趣。 她家女儿从6岁开始学排球,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家长和老师想尽办法都没能让孩子感兴趣,还让孩子落下了一身伤。 孩子爸爸看不下去了,指责道: “你这么盲目地给孩子报兴趣班,丝毫不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孩子不想学的你还在坚持,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作为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更优秀,但盲目地报兴趣班真没什么用,反而耽误了孩子真正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家、教育家李玫瑾教授曾在讲座上直言: 兴趣班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以下3种兴趣班,没必要让孩子上,费时费钱还没用。 01: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兴趣班当然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才叫兴趣班 ;如果孩子连基本的兴趣都没有就被家长逼着学,他怎么可能坚持得下去。 对于李玫瑾教授的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 我之前跟风给大宝报了奥数班,每次去上课大宝都一脸不开心,厌烦都写在脸上了。后来大宝甚至对数学这门学科都很讨厌,我才意识到错误。 02:没有专业资质的兴趣班 兴趣班占了家长们年收入的20%,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有些人就是看到其中的利润才办了兴趣班,实际上对孩子的培养根本没有作用,只是单纯的敛财,甚至根本没有专业资质。 但看了视频你就能发现, 这不就是在比谁翻书翻得快吗? 可是报这种兴趣班的家长真不是少数,看现场比赛的孩子数量就知道了。 所以家长们在报兴趣班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03:学校能教的兴趣班 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上太多的兴趣班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因为大多数的学校都能教。比如有的小学就有教钢琴、竖笛等等。家长要报就给孩子报学校教不了的,比如跆拳道、二胡、京剧等等。 李玫瑾教授多次在讲座中提到 3-6岁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父母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是黄金,等到过了9岁他自己有主了,想管都管不了。在这个阶段塑造好性格、好行为是回报率非常高、非常快的事。 有报兴趣班的时间不如好好培养孩子 的性格、情商、社交能力 等等。 二、专注力 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到: 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不是智力差,而是专注力差 ;他的注意力都没在老师的黑板上,成绩怎么可能好。 孩子的专注力强才能将老师所讲的知识快速吸收,我认为 小学一二年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时期。 而且不用报兴趣班就能培养,每天陪孩子玩15、20 游戏 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