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语的考查,各个学校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标准和流程,甚至规定了每个老师发问的方式和时间;有的只是面试老师的自由发挥,成绩也基本上由面试老师主观判定。不管面试是否严格控制,考生对下面几个问题一定要认真准备:一是自我介绍,如自己来自什么地方、毕业学校、所学专业、业余喜好、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二是做好用英语讲解自己专业的准备。口语测试时老师很可能考查你用英语阐述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对此要有所准备,先用笔头组织这些问题的要点,然后再用这些关键词组织语言。在阅读专业文献时,也要多积累一些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第一个经常问的话题是考研原因。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1)兴趣,即强调对所报考的专业怀有极大的兴趣(have significant interest in…)。如果本科就读的专业与报考的专业一致,则可以说明想继续深造(further education)的愿望。如果不一致,则要说明报考专业对你的吸引力(…appeals to/attracts me a lot);(2)优势,即强调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在知识、学术方面的优势,如:知识面更广(wider knowledge),学术更专业(more professional),眼界更广阔等(broaden one’s horizon);(3)益处,即强调考研对你的未来的积极影响(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可以从求职、职业规划、人生经历等方面入手进行说明。可参考的词汇、短语如下:be helpful, contribute to, be beneficial to, be conductive to, be a definite advantage, become a strong point when it comes to…等等;1)学习规划。关于这一话题,考官通常会以一种较婉转的方式提问,如:What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during your study if you are enrolled into this university? 回答这一类的问题时,不仅仅要回答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能够简述你会/计划怎样学习(即学习方法)。无论是倾向于学术理论性的还是侧重于实验研究性的,都要把握一个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主次分明。(2)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就是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直接工作:学以致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如果有需要,读博或者出国深造,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知识),虽然考官不常对此提问(基本上也是提问考生对所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但是这个话题实际上涉及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性格、天赋、兴趣、能力以及社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期望、信念和热情,因此考生也可稍做准备,甚至可以将其放在自我介绍中(不建议口语不太理想的考生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