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通常是不挖空的。先跳读这两句,便可判断体裁,猜想它要讲什么。若首句交代了when, where, who, what,即四个W,那么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若首句是提出或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是说明文;若首句提出一个论点,那么就是议论文。
首句往往开宗明义,是文章的主题。细读首句可启示全文。而尾句又往往是对文章主题的总结。所以,它们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窗口,对我们理解全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有些完形填空的题目需通过语篇层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有些选项从段落或句子的角度看是可选的,但是从整个语篇的角度看却是不正确的。这类题要求同学们在充分把握整个语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平时记忆单词不要满足于“背单词”,也不要满足于记住词形词义,需要“掌握”单词,在“音形义”的基础上,掌握单词的搭配和衍生。“搭配”指的是习惯组合和短语;“衍生”指的是单复数、时态、分词、反义词、近义词等。以常见的cost为例,“音形意”非常简单,在汉语意思方面,要记全常见词性和意义。成本、代价(名词);花费、使丧失、让……付出(动词),还要掌握其复数形式costs表示“诉讼费”,其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均为cost。常见搭配:cost somebody something;the cost of living(生活成本);at all costs无论如何,不惜任何代价;at the cost of 以牺牲……为代价。
这些均为考点,不仅在中学,在大学四六级及其他考试中也有涉及。
为了达到文章衔接和连贯的目的,文章中的词汇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复现出来:
词汇的复现关系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
词汇的复现关系又可分为原词复现、同义词或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和概括词复现四类。我们可以利用词汇在文章中的复现关系来解答完形填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