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家庭和低知家庭教育孩子主要体现在目的性、期望值和计划性。一、目的性。高知家庭父母,自己经历过求学过程,知道学习要选择适合的孩子内容,符合她的兴趣点。知道什么年龄给什么样的教育,知道循序渐进,知道不强求,不揠苗助长。高知家庭最有力的保证是懂得教育规律,把力量总在刀刃上。所以,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自信,懂得选择,有方向感,因为父母作为标杆就立在哪儿,看得到的榜样。相反,如果父母教育程度相对低的,就今天一个选择,明天一个培训,随大流,没有明确的目标,孩子也容易疲倦。二、期望值。同时,因为懂得教育,晓得因材施教,明白人尽其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也不盲目。不是非要985,211,只要成人快乐即可。当然啦,不排除有的高知家庭父母,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平庸。这点上,这部分父母和低知家庭父母没有太大区别,也焦虑,也把自己目标当成孩子努力的方向,最后免不了失望,同时也使孩子倍感痛苦。三、计划性。高知家庭,往往父母从事的工作比较系统、严谨,所以教育孩子也显得比较有计划性,长期性。他们培养孩子看中长远,不在乎一时之得失,这样孩子就自己就有条不紊、脚踏实地。反之受教育不多的父母,大多跟着学校的进度走,比较倾向于应试,对孩子人格和素质的培养就相对弱一些。总之,未来的教育,不止是学校,还有父母这个第一个老师的参与和引导。我们,不要只是期望孩子飞,自己也努力飞得远一些吧,才可能给孩子更高远的目标,更深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