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挫折能力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亦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一种能力。
—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的人,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的人,则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响大而易受伤害,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扩展资料:
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1、坚持度的高低决定孩子做事情的完成度
专家认为,以幼儿素质而言,坚持度的高低决定他完成一件事情的成果,坚持度高的孩子做什么事非得完成不可,否则决不罢休,而且还常常有点挑剔,求好的完美倾向。坚持度低的孩子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或者是草草了事,令人觉得他不够用心或者是努力。
2、环境造就人的个性
孩子会观察或者是模仿父母是如何处理失败或者是挫折的,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老是强调或者暗示凡事都要赢,孩子当然也会以此为准则。
如果家长在孩子表现出色时就人前人后的夸耀不已,在孩子表现得平淡无奇的时候,就在眉宇间的显示出失望的眼神。孩子就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了,就会想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呢?基于此,孩子就会更加力求表现。
要求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来博取家长的赞许的眼神。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这种怕输掉的心里,输了怕家长不开心,怕家长的责怪。所以就会越演越烈。越来越经不起打击。
3、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
抗压性差,抗挫折能力差低输不起,是现代孩子的通病,如果您的宝贝,属于不能赢就不玩儿不妥协型也就是坚持度高非赢不可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就千万别再煽风点火。要求在好的基础上还要好了。要适可而止,让孩子尝试受到一些失败,让他们知道比自己好的强的人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