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的不知道。不同形状只是让各个方向惯性矩有所区别。大多数情况下型钢受力方向比较明确,都是垂直于其正交轴。如果受力方向上能获得较大惯性矩(或截面抵抗矩)就可以承受较大荷载。我们知道截面面积分布离截面中性轴越远截面抵抗矩越大,靠近中性轴的截面提供抵抗矩较小,为了节约钢材所以将靠近中性轴面积去掉。但受稳定性影响,型钢截面不能任意做高、宽,其受板件宽厚比控制。 0 2旁人GXX 2013-07-30关注世界上有许多好东西,都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因为不仅仅是某一人的功劳,只能说是劳动创造的。经历了多少前辈摸索、研究,制造出各种不同的截面形状,适用于不同受力状况的构件。教我们懂得了在轴向荷载下,空心的比实心的截面廻转半径大,因而轴向整体稳定性更好;教我们懂得了截面离主轴越远的部分对主轴提供的惯性矩越大(成3次方的增加),因而恰当的远离形心主轴在该方向能提供更大的抵抗矩,所以更能够承受荷载作用在该平面内产生的弯矩;还教我们知道了型钢的截面形状与其它构件的连接更方便,更可靠;让我们佩服前辈们节省材料发挥至尽的苦心。没有什么规范、著名原理,依据是前辈(无名英雄们)的研究劳动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