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最早是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一个亚型中被发现的,因此定名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
随后,在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中有ALK基因重排之前,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中分别发现了有多种类型的ALK基因重排,至此证明ALK是强力致癌驱动基因。
alk检测方法:
ALK分离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是ALK诊断检测最终获得FDA批准,用于检测ALK基因重排非小细胞肺癌,连同克唑替尼™获得美国批准的基础,也是目前唯一经临床验证的ALK检测方法。该检测可对FFPE组织进行,这也是绝大多数肺癌组织的处理方式。
此外,要进行分离荧光原位杂交没有必要知道特定融合伴侣,因此,标准分离荧光原位杂交方案将允许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外检测ALK基因重排。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