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双酚A是2,2-二(4-羟基苯基)丙烷的俗称,又称为二酚基丙烷。它是由苯酚、丙酮在酸性介质中合成的,是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砜、聚芳酯、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剂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双酚A基本上分为2个品级:聚碳级和环氧级,其质量指标如表1所示。表1 双酚A的质量指标指 标聚碳级环氧级外观粉状、片状、粒状白色结晶体结晶温度℃≥156≤154色度(铂-钴)号(25克样品溶于35ml甲醇≤25≤50含铁量 ppm≤1≤2游离酚含量 %≤0.03≤0.1含水量 %≤0.2≤0.3灰份 %≤0.01异构体 %≤0.2≤0.5双酚A的工业化生产是从1923年由德国的ALBERT公司开始的.发展至今,世界上双酚A的产量已达到145万吨。我国双酚A的生产是随着环氧树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1958-1980年这一相当长的时期内,凡是生产环氧树脂的厂,均自行配套生产双酚A。由于大部分生产厂都是采用硫酸法(老硫酸法及改良硫酸法),故生产的双酚A都达不到表1所示的质量指标,因而市场上基本看不到国产的商品化双酚A。那时生产能力较大的双酚A厂家有:无锡树脂厂、上海树脂厂、岳阳环氧树脂厂、广州南中塑料厂、辽宁盖县化工二厂、青岛农药厂、苏州树脂厂、南通油脂化工厂、无锡县树脂厂、徐州贾汪树脂厂、长沙树脂厂、肇庆有机化工厂、佛山化工厂、江西前卫化工厂、大连油漆厂(离子法)、上海染化二厂(离子法)、天津有机化工二厂(氯化氢法)。上述这些厂当时的生产总能力虽达到7000吨/年左右,但双酚A的年产量只有3000吨左右,只是为满足各自环氧树脂或聚碳酸酯的生产需要,没有商品化双酚A供应。为了生产高质量树脂的需要,那时利用核留外汇每年进口不足1000吨双酚A。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80年以后大量的乡镇企业纷纷生产环氧树脂,双酚A的进口量逐年增多,至1994年不完全统计进口双酚A的量约达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