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英语很重要,确切的说,应该是英语口语很重要。如果英语口语不好,你的读写能力再好,总觉得在英语学习这条路上还没有结束。
我最近在练习英语口语已经有几个月了,显现出了一些非常可喜的成效,想把自己在口语练习中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很多中国学生觉得学好英语口语很难,其实是对英语口语的理解有以下误区:
1、认为听不懂就说不出来。其实中国学生的听不懂是没有听清楚所有的单词,并且没有能够将其翻译成汉语。而翻译本身其实就是比说更难的事情。况且语义表达,只要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思即可,不用把对方所有的单词都听懂。
2、觉得自己发音不对,使劲纠正发音。其实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分2部分组成:流利度和发音。流利度要比发音更重要。比如,有着很浓重南方口语的人是完全听得懂新闻联播的,所以发音不是语言交流的最大的障碍。就比如黄西的英语太有口音了,但依然没有能够阻止他在更高的演讲台上发表演讲。
3、做不到脱口而出。很多人说英语都是在脑子中先将汉语翻译成英语进行的,即先汉语思维再英语思维,这无疑增加了语言出口的速度。英语思维其实就是通过场景说话,而不是通过文本。等到你场景说话可以很熟练了,在相应场景产生时自然可以脱口而出。
那么正确的英语学习三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1、英语学习顺序应该是:听-说-读-写。先训练自己大概能听懂对方意思的能力,再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哪怕刚开始没有成句和完整的语法,后期才是相应的读与写的练习。
2、先练流利度,再练发音。当你可以很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哪怕发音不对,你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发音不对可以在后期一个个纠正,这是一个长久无伤大雅的过程。但前提是,你得能流利说出来。
3、先练习场景对话,而不是理论类型的表达。采用多频少时的原则练习口语,切记少频多时。每次练习5分钟,一天说10次,也比每次说30分钟,一天说2次的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