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风险防控,建议国有企业成立融资风险防范、控制委员会,实行融、控分离的融资管理制度,做到每笔融资都是在公司可控的范围内进行,保证公司的良性运转。风险防范、控制委员会由总经理任委员会主任,相关财务、项目等部门部长任风控委员。流程可参照:首先,由企业融资部门提出融资方案,提请总经理召开风险防范、控制会议。其次,会议中各风控委员结合自身业务对融资方案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最后,会议审定最终融资方案,形成会议决议。具体融资方案的执行由融资部门负责,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后期债务的偿还、贷后检查及中途方案变更协调等工作。各国有企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做适时调整,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且符合自己特点的风险防控系统。这也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管理环节。 3.5组建专业的投融资团队 融资工作不是单纯地靠人多就能把这个工作做好,它需要一批有担当、有经验、有扎实专业功底、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的人组成团队,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系统运行。这就是常说的“专业的事情要让专业的人来做”。而转型中的国有企业更需要有这样一个团队来保证融资工作持续、良性的开展,才能减少或避免出现各种融资风险,企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长期习惯行政性的管理模式,市场参与度不高,使得很多国有企业不论管理体制、运营模式,还是资产指标和财务指标都达不到市场化融资的条件,而固有的传统理念使企业管理层难以改变,也不愿意承担风险去改变,各种融资问题应运而生,融资工作困难重重。比如本来市场化的融资方案只需要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比照要求的资产、财务等指标筹划、决策、实施即可。可很多国有企业还得走相关部门的审批流程,而这些审批部门的主管领导大都是行政业务出身,不懂市场化的投、融资运作,汇报、解释不仅耽误了好的“窗口期”,还有可能因为个人认知和理念的不同导致项目融资的失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财务应用研究不仅仅要论证与检验财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财务应用研究,发现与解决财务理论问题,进而从财务应用理论视角反思财务基本理论、完善财务基本理论、创新财务基本理论。财务应用理论研究虽然是基于某种现实需求牵引,但其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创新财务基本理论的范畴。这样的财务应用研究才真正符合财务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 3.基本理论与影响理论。目前财务研究中影响理论研究盛行。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管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等;财务管理的影响后果研究包括财务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财务治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等。这些财务影响理论的成果表面上看研究视角宽广,财务影响范畴涉及领域众多,似乎对提升财务管理的地位及作用范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目前许多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重心实际上并没有放在财务本身上,而是放到了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上,实质上是提升了宏观经济、公司治理等的功能作用,并没有基于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来论证、完善和创新财务基本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管理也日渐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企业管理集约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作为一种财务管理创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所认可和广泛运用。 一、财务共享流程管理的必要性 流程是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