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oE(英语: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是将点对点协议(PPP)封装在以太网(Ethernet)框架中的一种网络隧道协议。
由于协议中集成PPP协议,所以实现出传统以太网不能提供的身份验证、加密以及压缩等功能,也可用于缆线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和数字用户线路(DSL)等以以太网协议向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协议体系。
PPPoE协议,是在以太网络中转播PPP帧信息的技术,尤其适用于ADSL等方式。
扩展资料:
PPPoE分为两个阶段:
PPPoE发现
由于传统的PPP连接是创建在串行链路或拨号时创建的ATM虚电路连接上的,所有的PPP帧都可以确保通过电缆到达对端。
但是以太网是多路访问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相互访问。以太帧包含目的节点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这使得该帧可以到达预期的目的节点。
因此,为了在以太网上创建连接而交换PPP控制报文之前,两个端点都必须知道对端的MAC地址,这样才可以在控制报文中携带MAC地址。
PPPoE发现阶段做的就是这件事。除此之外,在此阶段还将创建一个会话ID,以供后面交换报文使用。
PPP会话
一旦连接的双方知道了对端的MAC地址,会话就创建了。
它使用传统的基于PPP的软件来管理一个不是使用串行线路而是使用类似于以太网的有向分组网络的连接。
这种有登陆和口令的标准连接,方便了接入供应商的记费。并且,连接的另一端仅当PPPoE连接接通时才分配IP地址,所以允许IP地址的动态复用。
PPPoE是由UUNET、Redback Networks和RouterWare所开发的。发表于RFC 2516说明中。
工作原理:
PPPoE协议的工作流程包含发现和会话两个阶段,发现阶段是无状态的,目的是获得PPPoE终结端(在局端的ADSL设备上)的以太网MAC地址,并建立一个唯一的PPPoE SESSION-ID。
发现阶段结束后,就进入标准的PPP会话阶段。
当一个主机想开始一个PPPoE会话,它必须首先进行发现阶段,以识别局端的以太网MAC地址,并建立一个PPPoE SESSION-ID。
在发现阶段,基于网络的拓扑,主机可以发现多个接入集中器,然后允许用户选择一个。当发现阶段成功完成,主机和选择的接入集中器都有了他们在以太网上建立PPP连接的信息。
直到PPP会话建立,发现阶段一直保持无状态的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
一旦PPP会话建立,主机和接入集中器都必须为PPP虚接口分配资源。
参考资料:PPPOE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