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之后发现,真是不能小看《信条》里面出现的那些物理学术语,因为他们都有理有据。有些看似夸张的结论,实际上是基于严肃的物理学家提出的物理学理论,并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得出的,并不是为了戏剧效果而做的夸张说法。我会从以下几点做详细解答。
一、让我们试着去理解它。并理解诺兰到底想表达什么?
要想理解《信条》这部电影,首先你要了解诺兰这个人。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诺兰的思维偏好:硬核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电影有很多种分类,有些偏于故事,有些偏于科幻,等。当然所有的电影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线,往往一部好的科幻片,故事本身也非常出彩。大多数电影一般属类清晰,可是诺兰偏偏不。诺兰的某些电影重点既不是为了讲故事,也不是为了科幻,他的重点不是在讲一些人文的东西。很多时候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核心就是硬核物理学,所以普罗大众理解起来不是一般的难,非常考验影迷的知识库。当然在2020这个特殊的时空节点,《信条》这部电影除了比较硬核的物理学知识外,人文、救世色彩也颇为突出。
二、为什么《信条》这么难懂?
让观众觉得《信条》理解难度之“难于上青天”和不那么舒适的,除了其中硬核物理学的部分之外,还有诺兰那近乎信教徒似的对镜像逆世界主题的呼应的较真,比如结尾那场大战的背景音乐据说也是倒着放的,所以听起来会有些奇怪……诺兰好像在说,才不管你要给我评几分,我要为主题和电影的真实感负责。就好像上帝说:我只对真理负责一样。其他的都要让步。
三、不要试着理解它,去感受
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呢?不要试着去理解什么?去感受什么?当然这句话对整部影片都适用……就像我们上面说的,不要用大脑太较真,试着去感受它。这是站在电影之外。那么站在电影里面呢?不要试着去理解什么?去感受什么?第一,最重要的:时间。关于时间,请不要试着去理解它,去感受它。第二:不要试着去理解为什么男主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