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q是网络流行词,Barbecue的英文缩写,该词最早来源于法国海盗,意思是户外烧烤。在美国、英国等地,大学生们经常几个人一伙,开着车去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尽情享受“BBQ”。”
词语解释
这是一种有趣的烹饪方式,有点像中国新疆的烤羊肉串。BBQ一般是在户外进行。人们外出时一般是将木炭放在烧烤台上,然后用火将木炭点燃,再将金属编成的烧烤架放在木炭上方,然后将生鱼、肉等食品放置在烧烤架上并在食物上涂抹一些酱油和辣椒面等调料。在西方国家,当人们在户外举行野餐或外出露营时,烧烤是较为流行的一种烹饪方式。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圣诞party上,BBQ也十分常见。这种方式常常被用于家庭野外散心。
名称由来
有考据指烧烤的英文名称barbecue这个字(俗称BBQ)有可能是来自加勒比海。从前法国海盗来到加勒比海,在岛上会把整只宰好的羊从胡须到屁股(de la barbe au cul)放在烤架上烤熟后进食,这个食物简称 barbe-cul (法文cul 字末尾的“l”不发声),演变成barbecue这个字,更由于cue的和英文字母Q同音,便变成了barbeque,后来更简写为BBQ。
网络语言(internet slang)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2018年9月,北京市多个区近期出台了各自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各区要求对政务“两微一端”加强管理,不得发布与政府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善于使用网言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