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于兰州黄河桥的诗句 关于兰州黄河桥的诗句 1. 描写兰州黄河铁桥的说明文600字 兰州黄河的主要简介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已成为老年人晨练和年青人浪漫的场所.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先到滨河路,从东到西一游. 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已成为老年人晨练和年青人浪漫的场所.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先到位滨河路观看沿途的雕塑及景色. 黄河母亲位于滨河路中段,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枣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由“母亲”和二“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绿色希望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180米处.它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建于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象征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 筏客搏浪位于滨河路东段“白塔远眺”小游园中,为1986年10月1日由汪兴中所作.雕塑由钢筋混凝土基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有搏浪追风之感.青铜铸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详.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是兰州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 丝路古道位于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雕塑截取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岩雕成,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睫望的长者.驼右前部一深眼隆准虬髯的胡商牵僵倒行.驼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平沙落雁又名“芳洲思雁”,位于滨河路东段,雁滩尖子南面.雕塑为在不规则形浅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离水展翅奋飞,塘西畔点缀以五枚“雁卵”,错落有致.总体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这一雕塑取材兰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观和雁滩的传说,寄寓兰州生态恢复平衡,大雁重返雁滩的愿望,并使人能联想到大雁从孕育到雄飞的生命演替过程. 2. 兰州中山桥的历史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3. 兰州中山桥资料急 简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编辑本段历史溯源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编辑本段现状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编辑本段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新东方英语好
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集体创造的科技力量已经很惊人。大多数人已经习惯通过电视看世界,通过电话线路、通信卫星、互联网与整个世界保持联络。 然而有人不借助这些,他们自己的设备就是一个系统、一个世界。他们在电波里重复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呼号,和大洋彼岸交流着,而且永远不用担心电话费,永远不用担心网络故障。他们就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一群俗称“火腿”的家伙。 还有人不满足于这些,他们觉得地球是个渺小的地方,他们试图寻找地球外智慧生命存在的证据,并最终和他们取得联系。他们是UFO研究者,一群常被异样目光注视着的人们…… 这两个群体有交集,许多UFO研究者在一些特定的频率发射、收听信号,试图和外星人取得联系。 其实,不管是寻找外星生物还是通联世界,都是试图让自己突破现实的空间,让交流无限进行。更重要的是,这些爱好者和研究者大多是普通人。他们尝试的,是梦想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UFO爱好者 2005年9月8日,首届世界UFO大会将在大连召开,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天文爱好者将聚首,大会将提议成立总部设在大连的全球性UFO组织——世界UFO大会。 大会将展示很多案例。其中广受关注的一单与深圳有关,一位只有12岁的深圳孩子据说可以与外星人进行交流。大会组织者,世界华人UFO联合会副会长金帆说因为还没有经过系统调查确实,所以还不便透露细节。而世界华人UFO联合会调查部负责人张靖平则告诉记者,他将在大会期间对这个孩子进行调查。而他多年的调查生涯中,发现过一些“可能真实”的案例…… 除了那个孩子,深圳还有一名叫邓珂的发烧友将参加此次大会。 申请参加世界UFO大会的深圳人不少,邓珂是惟一收到大会邀请函的深圳UFO爱好者。他说主要是因为他建了一个关于UFO的资讯网站。最近他在网站论坛上新开了深圳UFO爱好者的版,希望寻找最邻近的伙伴…… 而邓珂的一些感受,很能反映中国UFO研究发展的特点。 邓珂的寻找 童年的梦 邓珂是1981年出生的。“80后”的回忆里少不了像《飞碟探索》、《奥秘》这样的杂志,在他们上小学的时候,这些曾经是最热门的话题。男孩子之间常争得面红耳赤。 也是从看那几本杂志开始,邓珂迷上了UFO。他这趟到大连有一个最想见的人——北京UFO研究会的周小强。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邓珂经常看到杂志上周小强的文章,曾经写过一封信给周小强,表达出了他的兴趣,“可能当时就是有一种感受想表达给一个敬佩的人听吧。”因为激动,邓珂不记得那封信是否贴了邮票。最近邓珂在网上联系到周小强,周小强告诉他当年没收到信。这次可以见见,周小强也很高兴。 邓珂说他见过一次UFO,那是在衡阳老家的一个晚上,看到3个黄色的圆灯移动了一阵就消失了,第二天还跟小伙伴炫耀。如果说从小到大对UFO的认识有什么长进,邓珂说:“我最大的进步是辨认UFO的能力提高了。”比如,有个深圳网友拍到傍晚在香蜜湖上空飘过的一个红色条状物,以为是UFO,邓珂说按时间、颜色、形状判断其实那应该是架飞机。 边缘化的UFO研究 当邓珂收集到的国内外UFO录像达到200多段时,他想,既然自己平时积累了那么多资料,怎么不和别人分享呢?于是在2002年创建了一个网站。 建站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觉得国内许多飞碟网站汇聚的人太杂,很多实际是关注周易、占星、气功等话题的,所以他希望有一个真正的凝聚UFO爱好者的地方。而且他觉得国内的UFO研究者也很混杂,从20世纪90年代UFO研究开始之初,UFO研究的很多“阵地”就被很多非科学人士占领了,他们有从气功领域“转行”的,有从传统经典(比如易经)转行的,就是很少本身是科技人员的。这些人占据“阵地”后,从科学角度搞研究的人也就不愿轻易涉足这个领域。 录像资源丰富是邓珂网站的招牌。这个月更新频繁,因为每年的7、8、9月天空晴朗,比起冬天晚上较多人在露天,是UFO的多发季节。网站目前只有他一人打理,论坛的管理也是他一人承担。 寻UFO爱好者结伴 今年夏天邓珂想到昆明和凤凰山做UFO调查,但苦于找不到同道中人。他曾经想通过论坛在深圳找一些大学生、中学生爱好者暑假结伴调查,但也没找着。 至建站以来邓珂一直没认识到深圳的UFO爱好者。但好几次他去买《飞碟探索》时,却发现都已经卖完了。他相信有很多人着迷这东西,只是无缘得见。深圳不是UFO多发地区,人们的关注少,要聚集这样的人群也比较难。 申请参加世界UFO大会时,邓柯了解到这次大会像香港飞碟学会、台湾飞碟学研究会都有组团参加,“别人是协会里组织报名的,而在深圳却只有我一人,很是单薄。” 广东本来曾经有过一个UFO研究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复存在了,记者找到几个前组织者时,他们都说自己非常之忙,无暇接受采访。 据说,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研究UFO的空气比北方单薄很多,因为大家都只相信眼前的东西。邓珂说希望能在深圳聚集这么一群人,这是一种寄托的延伸。 张靖平: 寻找外星生命是我的事业 张靖平最近颇受媒体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几家媒体先后与他合作,报道了他调查多年的一些UFO事件。但是一些报道让张靖平郁闷,因为这些报道将一些本来复杂很难解释的事件,用被调查的当事人“精神偏差”、“偏执”下了注脚…… 张靖平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不过他说这个只是他的职业,而调查UFO才是他的事业。职业是事业的必备支撑,因为调查一个UFO事件,往往要花费几万块,而这些钱,都需要自己掏腰包。 从高中时看到第一本《飞碟探索》开始,到加入北京UFO研究会进行研究,再到世界华人UFO联合会中担任职务,张靖平始终坚信地外生命的存在。 目前,张靖平可能是国内民间少有的几个来往奔波、收集第一手资料的UFO研究者。张靖平说,这些调查往往让他有惊喜的意外收获。其中印象最深的两次调查是:曹公事件和黄延秋事件。 曹公事件 张靖平说曹公事件是他迄今为止调查的所有事件中,最可信的与外星人接触的事件。 被劫 曹公当年是北京市郊区某中专学校校长,在他的回忆中事情是这样的: 1999年12月11日晚,夜里12点左右,曹公忽然听到铝合金玻璃窗发出咔嚓、咔嚓的奇怪响声。他睁开眼睛从床上半坐起来,就见床前站着两个人,两人均穿着像锡纸一样的银白色的紧身衣服。他们头部的比例较大,身体稍瘦,脖子较细,面部稍白,几乎无红润感。他们的眼睛呈圆形,嘴巴部位是一个小圆洞。 两个人一前一后从卧室北面的墙上向外穿过,曹公没穿衣服,也来不及穿衣服,便随着两人飘行在空中,他感到他的头部像是在奔驰的高速列车窗外被风吹着。飞过有的县城、城市时,曹公仿佛听到那两个人告诉他下面具体是什么地方,根据那两人的提示,曹公知道自己首先从良乡镇向东南飞过了固安县,又飞过了霸州市,然后转变方向向东飞,飞过了天津市,又由天津市向东北方向飞,飞至那两人告诉他下面是秦皇岛市时,又向北飞去,飞行了五六十里距离时,开始向下飘飞。 他们带着曹公飘飞到秦皇岛市以北一个荒无人烟的丘陵地带。曹公被带进一个足球场大小的乒乓球拍状物体内,曹公当时头脑清醒,只是有点木讷。在这里,曹公还发现了一个女孩,她看起来重病缠身。忽然,一个外星人一扬手对准曹公后颈大椎穴部位就是一记重拍。曹公立即感到浑身热流涌动,两条胳膊和手心有放电般的感觉。接着,曹公按他们的要求用力把手拍在那病弱女孩的大椎穴上,曹公手臂更加发麻,有放电似的东西从他手掌、手指流进那女孩的大椎穴。之后,两外星人将曹公送回家中。 曹公定了定神,看了看卧室中的床、家具,知道回到家里,刚过去的一切都历历在目,疑惑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便叫醒了妻子,急切地想告诉她自己刚才的经过,曹妻说:“黑灯半夜里你瞎咋呼啥呢挂”曹又补充说了点情况,不想他妻子更是不信,说:“你这是在梦游、发癔症!” 调查 了解到曹公被外星人邀请事件发生后,张靖平决定沿用国际惯例,对此一事件进行催眠和测谎两项技术调查,以期通过技术手段确定此一事件的真伪及其中可能更多的实情。 首先使用的调查方式是催眠,张靖平说在催眠状态下,人是很难故意撒谎的,而且回忆起来的细节过程比正常状态下还多。 通过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效道,张靖平联系到了国内著名催眠师、中国催眠研究会(筹)会长马维祥。2000年5月3日一早,马维祥乘火车从苏州抵达了北京,到了曹公家中,让曹公开始向他介绍12·11事件的详情。当日下午,马维祥指点曹公在床上躺好,用催眠棒等工具诱导曹公进入了催眠状态。 马维祥:“现在你回到12月11日的晚上,回到12月11日晚上10点,回到了吗挂感觉到了吗挂”曹公:“嗯”。马维祥:“好的,好的,现在睡着了吧!继续在睡,请您非常清晰地回忆,12月11日晚上刚刚入睡的情况。您紧张吗?你能清楚地回答问题,您今年多大?” 在这可能是国内第一次用催眠进行的UFO调查中,曹公所做的叙述与正常状态下没有大的出入,甚至更加细致。 张靖平说,事实上,早在1963年,美国著名的波士顿心理医生本杰明·西蒙对在1961年9月19日晚上被外星人绑架的贝蒂·希尔夫妇进行了回归催眠调查。而马维祥医师也曾为西安、河南、内蒙等地警方利用催眠术协助判断案情。 催眠之后不久进行的是测谎调查,2000年8月30日下午,张靖平把曹公约到警方心理测试中心,工作人员设置好心理测试仪,并给曹公手指上、胸部等部位戴上了传感器,开始对曹进行心理测试工作。 四轮心理测试的结论认为:被测人曹公的自述无特殊目的,事件发生过程在本人的主观意识中是真实的。基本不存在有意杜撰的可能。 这次心理测试,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测谎器对与飞碟、外星人相关的第四类接触事件进行科学调查,结论是肯定的。 最终的证据 虽然已经通过了催眠调查和测谎实验,但是张靖平并不满意,他希望能找到新的证据。因为催眠调查和测谎实验只能证明曹公主观意识里有这样的遭遇。 张靖平决定去秦皇岛找证据,他希望能找到那个巨大飞碟的降落场地。 经过几个月努力,寻找没有结果。张靖平转而开始寻找那个在飞碟里与曹公接触的女孩。他找到国内著名的模拟画像专家—唐山市公安局姚殿义。姚警官通过曹公的描述给这个不知名女孩模拟画像。 经过在秦皇岛附近大量散发有模拟画像的传单,在青龙县,他们找到了一个名叫肖小妹的女孩。曹公看到照片说很像。几个月后,张靖平把肖小妹接到北京,见面后,曹公说:“我第一眼看她就是那女孩!” 在随后进行的催眠调查中,因为肖小妹身体原因,一直不能被催眠。但在随后的身体检查中,发现肖小妹背部大椎穴及尾椎附近有特殊疤痕,尾椎附近的坑状疤痕排成一个小三角形。有外科经验的蒋医师说:“这不是手术疤痕,也不是生疮或自然形成的,需要切片,作组织细胞分析,才可能查出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而曹公记忆中,他为女孩治病按的就是大椎穴。 这可能是曹公事件所能找到的最终证据。当天晚上,张靖平兴奋得彻夜未眠。 黄延秋事件 黄延秋事件曾经被广泛关注,今年49岁的黄延秋目前在家务农,日子过得还算平静,但作为神秘事件的当事人,多年以来,黄延秋不停地接受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 黄延秋在一次测谎实验中没有能通过测试,但是张靖平相信他没有骗人,因为他在催眠中所描绘的事实都很清楚。而且,很多旁证所证明的事实是无法解释的。 飞行之谜 1977年7月-10月,在河北省肥乡县发生了震惊冀南大地的神秘事件,该县北高乡北高村21岁的村民黄延秋,先后三次在夜晚神秘失踪。第一次黄延秋晚上八九点在家中睡觉,午夜1时左右,不知何故却出现在约一千公里外的南京一大商店门前,又被两神秘交警买票送上开往上海的火车。第二次是晚上9时余,本来睡在院子里床上的黄延秋,半夜一觉醒来,却出现在约一千二百公里外的上海火车站广场,又是两个穿着军装的神秘人物先后指点他乘船、乘车,最后送他进入一个有他邻村乡亲亲戚在其中做军官的军营中。第三次仍是在夜晚,黄延秋刚出生产队长家门,就眩晕倒地,失去知觉。午夜醒来时,出现在兰州一旅馆中。两位自称是山东高登民、高延津的二十几岁的青年人,说他们是黄延秋三次失踪事件的安排者,在第三次,高登民、高延津用九天时间,不借助任何飞行器械,先后背负黄延秋从兰州飞往北京,从北京飞往天津,天津飞往哈尔滨,哈尔滨飞往长春,长春飞往沈阳,沈阳飞往福州,从福州飞往南京,南京飞往西安,西安飞往兰州,总是在白天休息,夜晚飞行,在终点站兰州将黄延秋以未知的方式送回了河北肥乡县北高村的家中。黄延秋三次神秘失踪及他自述被两位神秘人物背负以高于当时列车20-40倍速度飞往9个省城及直辖市的事件,轰动当地,当年底由肥乡县公安局、宣传部、武装部联合写了一个报告,上报了邯郸地委。 真假之辨 有人怀疑黄延秋是以普通交通工具来往,为某种目的撒谎。但是张靖平说,如果说是撒谎的话,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比如,“上海遣送站发报的时间,是黄延秋失踪后仅10多个小时。肥乡离上海市1140公里,乘直快列车也需22小时到达,而且还必须到45公里外的邯郸市才能搭火车。坐飞机对黄延秋来说也决不可能。” 2002年12月份,张靖平将黄延秋请到北京,请专家为他做了回溯催眠调查。在回溯催眠调查中,比较清晰地了解了黄延秋三次神奇经历的细节。从催眠结果来看,可以肯定在黄延秋的主观意识里确实经历了此事。2004年12月份,张靖平又找了催眠医师蒋方田,再次为黄延秋做了回溯催眠调查,在催眠中,让他回想并记忆背他飞行的两个“飞行人”的形象。然后又带他到唐山市公安局找模拟画像专家姚殿义警官,请他根据黄延秋在催眠中清晰记忆的两个“飞行人”的形象,模拟画出了两人当年的画像。 张靖平说,从他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年高登民是26岁,现年54岁,约1951年生人;高延津当年是25岁,现年53岁,约是1952年生人。他们自称是山东人,名字有可能是为掩盖真实身份而用的化名,但最能透露他们身份的是模拟画像中显示的形象。 张靖平甚至不认为这两个人是什么外星人,他甚至还援引了史料记载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说,春秋时期的列子就能够乘空履虚飞行。在《列子》一书中,列子自称曾与壶丘子林学习九年,学会了御风飞行之术,而后隐居郑圃四十年,著书立说,不闻于世…… 2005年4月,张靖平到了山东,在山东崂山、蓬莱、泰山区域寻访两飞人,希望能像在曹公事件里找到那个女孩一样出现奇迹。当地的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但是至今没有结果。 访谈 晶报:我发现在你调查的所有案例中,除了人本身外就没有别的证据。 张靖平:国内外的UFO研究大多如此,我曾经许多次对被调查者做CT扫描希望能找到外星人的“植入物”,但是没有结果。而且没有其它证据也是条件所限,我全是自费调查,我想,如果当时能有架直升机从空中观察,找到曹公事件中飞碟的降落场应该不成问题。 晶报:UFO的出现有什么规律吗? 张靖平:我发现在人类航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间点,UFO活动都是比较频繁,比如4月12日,那一天是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的纪念日,也是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首次发射的纪念日,在此之前一些年份的4月12日前后,都有过UFO目击发生,就此可以推测那天可能是下一个UFO高发期。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物体(卫星)进入太空,附近也是高发期。3月18日、4月12日、5月18日、6月18日、7月25日,这些航天史上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也都是高发期。 UFO和媒体还会互动,这不是舆论导致的幻觉。因为往往是此地的媒体报道过后,其他地方迅速出现UFO.以2003年为例,6月24日:《北京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青海外星人遗址,6月26日新华社报道阿根廷动物神秘死亡事件—随后连续三天在深圳出现不明飞行物,并由此形成6月30日大半中国目击不明飞行物的高潮。当年12月9日:《北京日报》再次以整版篇幅报道“英国揭秘UFO机密档案”,不明飞行物随即在上海露面…… 晶报:外星人为何总是以人形出现? 张靖平:也许人形生物是宇宙中大多数智慧生命存在的最好形态。还有可能他们和人类祖先有某种关系。
伊朗地方政府10日证实,一个不明飞行物(UFO)当天早些时候在伊朗中部省份克尔曼坠毁,坠毁时发生剧烈爆炸并引起螺旋状浓烟,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伊朗克尔曼省副省长纳斯鲁拉希否认了任何飞机坠毁的可能性,“因为当时所有在附近的航空器在接受询问时均报告平安”。而新年伊始,就有消息称法国航天局打算近期在线公开不明飞行物(UFO)等奇观的档案。一直受人关注的UFO研究再次掀起了热潮。 UFO分十几种 在法国公布研究档案之前,英国已根据《信息自由法》公布了部分UFO报告。这批报告显示,不明飞行物不仅真实存在,并且美国空军士兵还曾用手触摸过飞行物的外壳。1980年12月26日,一架不明飞行物就曾降落在英国兰德萨姆森林中,而美国的一个空军基地就驻扎在附近。一名美国军方目击者不但靠近了这架不明飞行物,还曾用手触摸了它的外壳,并看到外壳上刻着酷似埃及象形文字的符号。当不明飞行物飞走后,调查人员曾测试发现,该地区的辐射明显超标。 根据多年的研究,笔者将UFO分为十多种,其中5种能用已知的自然或人为现象解释,包括火流星状、光斑状、亮星群状、飞棒状和飞棍状UFO。其实火流星状UFO主要是由陨石穿入地球大气层产生的,少数是火箭碎片返回大气层造成的。光斑状UFO多数是由地面强光等向上反射到低层云造成的。亮星群状多数是夜间飞鸟群飞过城镇上空,反射灯光造成的,少部分是由夜间高空气球群在30公里上下飘动时反射高空阳光造成的。飞棒状UFO有一部分是阳光从某个角度照射飞机时,从地面只看到机身亮光,看不到机翼的反光造成的。飞棍状UFO有一部分是摄像机在较低的拍摄速度拍摄飞蛾等生物时造成的。 而另外7种UFO现在还难以用已知的自然或人为现象解释。这包括螺旋状、扇状、光团状、球状闪电、空中怪车、飞碟状、悬停的纺锤状UFO,其中螺旋状、扇状、光团状UFO可能与外星智慧生命的飞行器有关。比如,1981年7月24日晚22时33分至52分出现的螺旋状UFO和1995年7月26日晚22时0分至25分出现的扇形UFO。我国有10多个省、直辖市都目击了这两次大规模UFO事件,目击者上百万人之众。我国天文工作者对这两次UFO事件的深入调查、分析和计算表明,它们都有令人瞩目的特征。1981年7月24日晚出现的螺旋状UFO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陕西北部交界地区上空飞至新疆南部地区上空,飞行距离约2000公里。不少人都目击到其有高空悬停现象。UFO飞行高度为大概650公里,后半段的运动速度约为1.6公里/秒。1995年7月26日晚的扇形UFO飞行高度为1460公里左右,飞行速度仅为0.29公里/秒。 从这两个UFO的基本特征可判断这可能是具有反引力的空间飞行器。因为,人类所能看见的物质和难以看到的暗物质,都是受万有引力支配的。直升机空中悬停只能在十几公里以下的对流层,这里空气较稠密,直升机螺旋桨旋转时,将空气往下喷射,向下喷射的喷流给直升机反作用力,使之与重力平衡,从而能使直升机悬停。而这两个不明飞行物飞行在650公里至1000多公里的空间,那里大气十分稀薄,而且观测表明它们也没有向下喷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很难悬停或以极低速度向前持续平飞。因此,这种飞行器可能具有反引力。不过,外星的飞行器与外星人驾驶的飞行器访问地球并非同一件事,就像人类的飞行器探测火星与人类登上火星的区别。 外星人研究遭遇低潮 UFO研究比较活跃的地区有北美、欧洲和日本,其次是澳大利亚、韩国和墨西哥。在英国,国防部是最先开始其研究计划的,而这个计划的启动者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直以来,英国国防部对于不明飞行物存有怀疑派和信仰派两个派别。而进入新世纪,有关不明飞行物的新资料很少,怀疑派势力占据了上风。为避免提到UFO这个字眼,调查人员不得不在内部文件中将它改称为未知航空现象(UAP),并在一份总结性文件中写道:“UAP现象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它们存在敌意或处于特别的控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伦敦的英国飞碟研究所。这个成立于1953年的机构是世界上第一个观察和研究不明飞行物的正式民间机构,该机构还进行了近50年的不明飞行物编年史撰写工作。但在2001年4月,英国飞碟研究所正式宣布关闭。该机构承认,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现不明飞行物的事例日渐稀少,飞碟热大大降温,众多研究人员只有改行从事其他研究项目。 美国官方开展UFO研究始于1948年,1952年,他们开展蓝皮书计划,1977年初,有关此项计划的所有资料和档案,均送到美国档案馆处理,内容包括12600个目击报告。其中12000个报告所述的UFO,当局均以已知物体作出解释,例如飞机、气球、云彩、流星、鸟、人造卫星及光线反射等等。但对另外585个UFO报告却无法用一般的物理及大气现象来说明。 搜索地外文明在继续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接收地外文明世界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地点设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西部绿岸镇附近的国家射电天文台。并启动了奥兹玛计划,目的是搜索“外星人”来电。奥兹玛计划在3个月中,累计监听150小时,最终未获得任何结果。 此后,各国又提出过多项搜索地外智慧生命的计划。他们的共同认识是:(1)就像人类的情况一样,生命很有可能产生在地外“太阳系”;(2)射电望远镜能“听到”的最好频率范围在1000到10000兆赫之间,这时的噪声最低。因此,想同外界建立联系的外星人可能会选择这一被称作“微波窗口”的波段进行星际对话;(3)如果我们想同其他星球建立联系,应利用电磁波,因为它以光速进行传播。遗憾的是,科学家没有接收到任何可确认为来自外星人的信号。 不过,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计划2008年对1000颗星体进行搜查,寻找外星人的电视信号和其他信号,以确定外星人是否也和人类一样看电视。
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都是人们气息浓厚,学术氛围自由的学校。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位于中国甘肃,远离市区,文化底蕴浓厚,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学术活动交流频繁,学术气氛浓厚,先后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穆斯堡尔、戴维.格罗斯、罗雷尔、道格拉斯·奥谢洛夫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来访问讲学。在兰州大学学习,你会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如,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科研院所多且集中的特点,与中科院近物所、化物所、航空航天总公司510所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交流频繁,共享实验室、图书资料,合作课题,互聘教师授课,合作培养学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乃国内地质学界执牛耳者,浓厚的学术氛围从其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中就可以体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余亩。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 著名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赵鹏大教授还同时身兼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和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在老一辈学者的努力下,中国地质大学目前拥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 程等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国科技大学,被誉为“国内学术气氛最浓”的大学院校。学科设置覆盖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科学等学科,其中理工类学科最具盛名,建有数学、物理学、力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四个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虽然迁址合肥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气有所下滑,但合肥却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方安静的治学土壤。 再说科研力量,中国科技大学依属于中国科学院,这就决定了它的师资、科研力量绝不是一般985、211高校能够够比拟的。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尤其是传统的理工科专业学生,他们在老师、周围同学的影响下,出国、考研,学术氛围异常浓厚;而且学生大多来自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这些书香比较浓重的省份,农村学生也多,比较少那种花花公子型的。兰州大学,位于中国甘肃,远离市区,文化底蕴浓厚,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学术活动交流频繁,学术气氛浓厚,先后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穆斯堡尔、戴维.格罗斯、罗雷尔、道格拉斯·奥谢洛夫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来访问讲学。 在兰州大学学习,你会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如,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科研院所多且集中的特点,与中科院近物所、化物所、航空航天总公司510所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交流频繁,共享实验室、图书资料,合作课题,互聘教师授课,合作培养学生。 中国地质大学乃国内地质学界执牛耳者,浓厚的学术氛围从其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中就可以体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余亩。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 著名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赵鹏大教授还同时身兼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和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在老一辈学者的努力下,中国地质大学目前拥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 程等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传统的工科院校,学术氛围是很多综合大学不能比的。在学校里,你会看到自习室满满当当,每个理工科男生都讲究积少成多,拾级而上,其严谨的学习态度另人折服。北航的科研氛围也是比较著名的,如果你想献身国防,或是勇攀科学高峰,又兼具浪漫主义理想,这里是不二选择。 毕竟航空航天是人类最尖端技术的聚集区,有无数的艰难险阻等待我们去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