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讲究辨证施治、整体而治、因人施治。按治疗途径可分为外治、内治两大类。按采用的手段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精神的、综合的五大类。在外治中最具特色的有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火罐疗法等。在内治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种中草药疗法。其中最著名的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从开展应用量来看,大规模应用实践的除了针灸,艾灸,中药,还有推拿拔罐刮痧整骨中医就是一针二灸三吃药?手术,仪器都是西医手段?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其实,祖国医学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手法有很多种,首先,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治疗,选择符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这个,我记得在哪里看到有,好像是林大栋的大医小课里看到的,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医知识,可以去看看
中医内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证的基础上内服中草药。过去总结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气法。汗法又称解表法。针对表寒或表热,用辛温或辛凉药物发汗来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药物治疗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由于药物毒性大、作用剧烈,现已很少使用。下法主要用于通利大便以排除肠内积滞、药涤突热、攻逐体内积水。细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法。和法用于调整脏腑功能的盛衰,主治病在半表半里,如调和肝脾、肠胃等。 [1] 温法用于回阴救逆、温中祛寒,治疗里寒诸症,如阴盛阳衰、脾胃虚寒等。清法用于里热炽盛诸症,又分清热泻火、滋阴清热、清脏腑热等。消法用于消导食滞、消散包块。凡食积、气积、血积等实症均可使用。它比下法缓和,使各种积聚渐消缓散。补法用于增强体质,治疗各种虚弱症候,又细分为补气、补血、滋阴、助阳四法。中医在临床治疗中并不完全局限于以上八法,常根据个人经验和患者特点对症下药,灵活运用。
中医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例如,治疗面神经炎,也就是面瘫,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外感风邪闭阻经络,而导致口角歪斜,可以应用经典方剂牵正散以祛风通络,也可以配合在面部下颌穴、颊车穴、地仓穴等处针灸、治疗效果会更好;如治疗带状疱疹,可以用梅花针点刺配合拔罐,可明显控制疱疹扩散。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讲究辨证施治、整体而治、因人施治。按治疗途径可分为外治、内治两大类。按采用的手段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精神的、综合的五大类。在外治中最具特色的有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火罐疗法等。在内治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种中草药疗法。其中最著名的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一、汤液法——中药内服法,有丸、散、膏各种药剂,口服多为汤液。二、针灸——针灸刺激某部位经穴(包括针刺放血)。通经脉,调气血,平阴阳,调脏腑,防治疾病。三、按摩——有捶打、施压及揉擦三种。四、导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五、食疗——药食同源、药膳。六、其他——外治法等。
141 浏览 4 回答
273 浏览 4 回答
179 浏览 2 回答
315 浏览 5 回答
83 浏览 3 回答
223 浏览 6 回答
303 浏览 4 回答
98 浏览 4 回答
336 浏览 4 回答
354 浏览 3 回答
204 浏览
82 浏览
242 浏览
315 浏览
14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