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菜鸟到国际水准的心理咨询师,你只需这一步!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小伙伴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甚至是国际化的心理咨询我们一腔热血,却被现实打到一败涂国内拿心理咨询师证书容易,但要真正入行做咨询师,难好不容易进入了咨询行业,但又发现在实践中会遇到重重阻碍心理咨询师长期发展前景非常不错,然而很多人倒在了“新手”咨询师的路大家共有的问题:缺平台,少导师,没实操,找不到“团队”,找不到好的资源这一行,真的有那么难吗?渡仁心理,用16年的行业经验,研究出了成熟心理咨询师的发展模型,帮助广大新手咨询师抛开困惑,顺利走上心理咨询的道路。世上行业千千万,为啥偏选心理咨询呢?看起来这么难的行业,其实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选择。来看几组2019年1月,第一财经统计的国内心理咨询最新数据。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2018年12月4日,中央十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心理行业重大利好消息—《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无疑将极大地推动社会对心理服务及心理咨询师的需求!比起以往的宏观政策性文件,本次联合印发的文件具有更具体、更落地的特点。这说明,国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的指导,从“呼吁、倡导”阶段迈进具体落实、试点开展的阶段。种种举措表明:心理健康已经提高到了国家的层面去加以重视,这对于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入行时机。再来看看,目前国内有多少人从事这个行业呢?据2017年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13亿左右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近2亿。这意味着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与此同时,至2018年我国约有120多万名持证的心理咨询师,而仅有8万~10万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专兼职工作,80%以上的心理咨询师持证而未从业。一方面是国人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则是专业心理辅导的“缺位”,该如何解决?缺的不是拿证的人,缺的是真正能做咨询的咨询师。那什么样的咨询师才是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先举个例子:帕特里克·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侄子,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曾经一度精神崩溃,渡过那些艰难时光的他说:“我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忠实拥护者,事实证明它非常有效。”一、国际上,CBT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来看看国际上几位心理学大师对于CBT的评论:CBT是经过最广泛考验的针对抑郁和其他症状的心理社会干预。(DeRubeis & Crits-Christoph,1998)CBT针对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状均有显著成效。(DeRubeis et al.,2005; Elkin et al.,1989; Tang,DeRubeis,Beberman & Pham,2005)提升临床医师运用CBT的能力和技能有利于改善来访者症状和提升临床效果。 (DeRubeis et al., 1999; Hogue et al., 2008;Kingdon, Tyrer, Seivewright, Ferguson, & Murphy,1996; Kuyken & Tsivrikos, 2009; Schoenwald, Carter, Chapman, & Sheidow, 2008; Shaw et al.,1999; Strunk, Brotman, & DeRubeis, 2010; Strunk, Brotman, DeRubeis, & Hollon, 2010)事实上,大量研究和临床也证明,CBT对许多心理行为问题或障碍,如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焦虑障碍、强迫症、PTSD、进食障碍、物质滥用以及人格障碍等,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效果稳定、复发率低等显著优势。70%的来访者接受CBT治疗后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更能适应生活。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建议把CBT作为治疗抑郁障碍(Ravindranetal.,2009)和焦虑障碍(Swinsonetal.,2006)的一线治疗。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也建议使用CBT来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二、在中国,CBT从传入到现在,获得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认可。随着国民幸福感的需求不断增强,药物治疗越来越多的困境,社会对“痊愈”的需要,还有近几年地震、海啸等大型突发事件的发生也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心理治疗,国际上心理治疗对疗法的循证证据越来越多,而CBT是目前国际上循证最多的心理疗法,最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未来医保政策接受心理治疗后,CBT的接纳度也会提高。从现实来讲,仅有10%的心理障碍者需要深入或长久的心理治疗,大多数仅需要一定帮助或协助即可。而CBT疗程短、疗效快、不易复发等特点,是最符合大众需要的。事实上,CBT在我国心理咨询及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迅速、广泛的发展。国内研究表明,CBT在教育、临床以及其他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中,分别约70%的被调查者首选前三种疗法: CBT、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三、目前三大主流疗法——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CBT中,CBT是最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显然,当前咨询行业最主流的是CBT这一疗法。事实上,目前所有疗法中,以CBT为咨询技术的咨询,占据了美国90%(目前心理学最盛行之地)、德国70%~80%(心理学起源之地)的百分比,遥遥领先于其他流派。也就是说,在美国,如果你要接受一个系统的心理治疗,那么有90%的可能会被推荐一位CBT治疗师。从各疗法的发展趋势来看,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最鼎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中叶,从21世纪之后,CBT迅速崛起,成为了国际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三势力,并且发展的趋势日渐强大。尽管它的创立仅仅几十年的历史,但以其科学、高效和相对较低的复发率被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所接受和使用。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严格的门派分野不同,CBT无门派偏见,善于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不断融贯中西推陈出新,发展出了ACT、DBT的新疗法。ACT(接受与实现疗法)是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美国兴起的第三波心理疗法,ACT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瘾症、癫痫病等精神类疾病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美国已有万名心理专业人士接受了ACT疗法的培训。DBT(辩证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多循证医学支持的成熟心理治疗方法,它借鉴并结合了东方宗教思想中的禅念,提出了独有的正念概念,目前在美国临床心理治疗中应用非常普遍 。四、在全球,CBT也获得各国政府认可,越来越多的被纳入社会保险。全世界的心理治疗发展都离不开医保认可度、报销及费用、有效性等“外界”的作用,全世界的CBT都是在上述“外界”作用下迅速发展并成为主要流派的,中国也不会例外。因为在各国,咨询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坊间流传:心理问题不是一般人可以得的(费钱)。但是,咨询费是可以报销的,有限制的报销!比如:在美国,社会保险只给CBT的咨询师的工作付费;在德国,纳入社保系统的只有精神分析和CBT两种疗法;在国内,目前已有6个省(市)将心理咨询和治疗纳入诊疗项目报销目录,在北京海淀区已有34个心理咨询点纳入了社保体系。可见心理咨询尤其是CBT,纳入社保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无论是行业内部大师、各国政府、社会大众,还是从CBT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整合型的疗法都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最好的疗法之一。CBT在实践中,常常会发现大众对于它的误解:CBT简单、枯燥、无趣、过度目标导向,“简单”所以不值得学习、应用。它不像精神分析那样具有神秘感,不像人本主义那样具有人生感,也不像家庭治疗那样具有戏剧感。事实上,一名成熟的CBT取向咨询师,需要长达2年以上的不断培训和实践。一、独创2P+2S四维学习模式,带给学员高效易学的咨询技术。Platform & Channel——成功完成培训,可签约渡仁心理咨询师,3年后有机会成为初级合伙人;Practical & Reliable Psychology——15年心理咨询、心理培训的沉淀,20余名“学院+实战”风格的咨询师、培训师;One-on-one Supervision—— 一对一督导方式,让学员在学中学后都拥有个人督导;Sustainable & comprehensive Training——2年半的长程培训(130周),3大流派整合学习(CBT、人本主义、精神分析),4阶段360°教学(基本功训练、CBT学习、精神分析,实习,团体督导+个人督导)二、各具特色的强大CBT师资团队,为学员的咨询道路保驾护航。Step 1 基本功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初次访谈、摄入性会谈,学会运用人本的五大态度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Step 2 CBT理论+实践学习阶段Step 3 精神分析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掌握精分的精髓。Step 4 进入长达一年的实习阶段,真正的把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如果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是达不到的。自己要不断的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更要拜访这方面的高人为师,(这是缘分方面的问题)他会教你除理论之外这方面的功夫,这是一个不二的法门。(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向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前言这一节我们继续讲解心理学著作《接纳》。 2021年被网友戏称为离婚元年,前前后后竟然有十来对明星夫妻都在2021年给自己的婚姻画上了句号。为什么曾经一见面就觉得会是想要结婚的夫妻,结婚后有了爱情结晶的夫妻,最后还是没能经起生活的考验呢?大S在采访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婚姻冷暖唯有自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没有摩擦,只是我们希望对方改变的没改变,不希望改变的却变了。这不仅是我们婚姻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情感问题的根源,包括亲子关系,职场关系都无一例外。 既然知道了与他人交往出现障碍的症结,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先来看看艾希莉医生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1 把对自己的关怀延伸到所有人身上,接纳他人艾希莉医生有2个孩子,她非常爱孩子们,而且在孩子小时候就告诉他们,无论他们做过什么、要做什么,她都会无条件的爱他们。孩子和她的关系很亲密。只是在她大女儿希拉里14岁的时候,艾希莉医生向丈夫提出了离婚。这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希拉里彻底崩溃了,感觉像是天塌了似的。她将痛苦转变成对妈妈的仇恨。之后的几年里,希拉里对妈妈都很抵触,不仅在家里不愿理她,在公众场合也不愿理她。有次希拉里在学校撞到了头,妈妈赶到校医院,她对着医护人员大喊:“我不希望看到她”。 这些举动让艾希莉医生非常难过,她本来选择离婚是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想到破坏了女儿的美好生活。后来,艾希莉医生主动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用的也是ACT疗法,首先她感同身受地说,艾希莉医生的遭遇确实是让人痛苦的;然后又说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存在,告诉艾希莉医生她只是其中的一个;接着她提到艾希莉医生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认女儿的愤怒,也许慢慢地就会有转机。艾希莉医生说,在咨询结束后,她感到自己被认可了,心理也获得了安慰。这三步就是如何用ACT疗法帮助他人,如果我们想要开解他人时,也可以用这三步去安慰对方。接着艾希莉医生运用了ACT自我疗法,与自己进行了对话。她对自己说,要承受孩子的怨恨是很难,不过自己不是第一个被孩子憎恨的母亲,并且安慰自己说,自己是个好母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不懈努力下,多年以后,艾希莉医生终于与女儿和好如初了。如果需要接纳的他人不是爱的人,甚至会让自己讨厌的人,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艾希莉医生提到可以用另一个办法过渡,那就是想象得到他人的关怀。我们举个例子说,艾希莉的另一位咨询者萨曼莎,在起诉离婚后,总是收到丈夫发来的一些恶意邮件和短信,这让她非常气愤,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丈夫那些恶行上。这时,艾希莉医生要是让她自我疗愈、接纳丈夫的言行显然很难,于是,她建议萨曼莎可以想象自己得到了最信赖的人的关怀。比如,萨曼莎从小是爷爷带大的,关系很好。艾希莉医生就引导她想象:爷爷坐在她的身边喝着咖啡,聊着天。萨曼莎在幻想中得到了爷爷认可、共情和暖心话语的抚慰,于是放下愤怒,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后来,每当她意识到自己因为丈夫而生气时,就想象爷爷和另一个聪明的自己在安慰自己,然后就能放松下来。最后,她再看到丈夫发的那些气人的话时,就会想“丈夫本来就是那种人”,不会再去期待对方有什么体面的表现,也就没那么气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萨曼莎不仅接纳了自己,还意识到丈夫一直活在愤怒中,一定也很痛苦。虽然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但是她还是感谢丈夫,不仅教会她直视自己的痛苦,还发掘出她内心强大的力量,让她的内心得到了安宁。 通过萨曼莎的故事我们看到,接纳他人并不是要强迫自己认可他们的行为,而是说接纳他们的人性。当我们认识到他人的本性如此,那自己又何必再去烦恼呢。 佛家禅修中有五个修慈阶段,分别是对自己、爱人、陌生人、有矛盾冲突的人、所有人表达仁爱和美好的祝福。一般来说,前三个阶段祝福自己、爱人、陌生人都还好接受,但是对有矛盾的人表达祝福就有难度了,毕竟内心说不定已经诅咒对方无数次了。但是如果真是这样不一定能伤到对方反而可能伤了自己。这就像是你拿着一块热炭想要攻击对方,不一定能砸到对方,但是肯定会烫伤自己。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这时不妨告诉自己:祝福仇人、前任是让人觉得很奇怪,很多人都是这样,不过你可以试试看,这样两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个祝福过程刚开始会很难,但是经过持续的训练就会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自由,也会包容地接纳所有人。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能看到,与他人产生矛盾,无非就两个原因,要么是对方不接纳你,要么是你不接纳对方。想要解决矛盾,首先做的就是自我关怀,关注自己对对方的感受,是沮丧,是抗拒,还是愧疚等其他情感;然后告诉自己:你不是唯一一个需要处理愤怒、沮丧或者羞愧情绪的人;接着安慰自己:现在的你就很好。 我们通过自我关怀会促进自我接纳,而自我接纳又会促进接纳他人。这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顺利走出人际关系的困境。2 无论好坏,接纳遇到的任何现实在生活中,除了人际关系,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比如有人会身患癌症,有人会心情抑郁,还有些人会面临失业困扰等等。俗话说,幸福的生活千篇一律,不幸的生活各不相同。在逆境中我们该如何自处,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难题。下面我们就讲讲我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美国著名作家拜伦·凯蒂的畅销书《一念之转》中提到了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她提到,人们需要放弃对逆境的抗拒,无论是好是坏,都应该顺应自己遇到的任何现实,坦然接纳现实。 艾希莉医生特别提到说,凯蒂的这个理论并不是说让我们不要对现实有任何反应,而是说接纳与否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那该如何去掌控接纳呢?我们再来讲另一个故事。 在艾希莉医生的咨询者中有一对夫妻,他们特别想有个孩子,可是寻医问药十多年都没有怀上,而且他们执着地想有个亲生的孩子,不想领养。妻子维罗妮卡一边抱怨自己的身体,一边埋怨丈夫,同时怨恨整个世界,这让她非常痛苦。维罗妮卡夫妇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个医学难题,维罗妮卡很难接受残酷的现实。艾希莉医生根据维罗妮卡的状态,找到了一个有效办法,找到能安慰她的契机。由于维罗妮卡对圣母玛利亚非常崇敬,认为她是爱与亲切的象征,于是艾希莉医生让她幻想自己跪在圣母玛利亚面前,接纳圣母的认可、安慰。开始时,维罗妮卡每次要对着圣母哀悼自己逝去的梦想和希望,都让她特别难过,泪流不止。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接受了自己不能生孩子的现实。 后来她终于释怀了,决定跟丈夫开始两个人的生活,同时也想着给自己寻找一些新的机会,把自己的爱扩散出去。最后,她成为当地动物收容所的志愿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夫妻俩还收养了两只猫,让它们拥有温暖的家。在使用ACT疗法的时候,维罗妮卡有时做自己的安慰者,有时候做自己的鼓励者,她不断调整自己,适应自己的悲伤情绪。这其实也是自我关怀的重要步骤,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然后选择自己具体该怎么关爱自己,是喝杯热茶?还是给自己打气?这些都由自己决定,接纳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里的圣母形象,可以由家人,朋友扮演,只要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就好。 人们总说庸人自扰,其实人之所以会有压力,就是因为总想改变事情原有的状态。当我们选择接纳了当下的现实,才能转移注意力,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改变这种现实,然后决定下一步要怎么走。接纳现实并不是说要你喜欢正在发生的一切,只是说你可以利用现状来追求改变。也许最终我们都不能改变现实,但可以改变自己和这些既定现实之间的关系、对它们的态度和定位,从而让自己不再纠结,摆脱困扰。 3 接纳自己的过去,和过去和解,放下才能获得新生活有人会因为当前苦恼,有人却会为过去苦恼。 在艾希莉医生的咨询者中,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卡洛斯因为父亲的离世导致情绪失控,迫不及待地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强调说自己跟父亲关系一直不好,父亲在他小时候就酗酒,而且也不陪伴他,成年后两人更是一直没有往来,所以一年前父亲去世时,他也没去看望父亲,因为他觉得不需要待在父亲身边。而且他的抑郁症就是因为父亲产生的。也就是说,卡洛斯成年后一直没能放下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即使成年后有了自己的生活,离开了原生家庭环境,还是无法走出童年的阴影。因为父爱的缺失让他患得患失,虽然硬起心肠没有出席父亲的葬礼,但是他仍然倍受煎熬,父亲过世一年也没法让他放下,反而加重了他的抑郁。 在艾希莉医生的开导治疗下,卡洛斯带着对自我的同情慢慢意识到,获得幸福是自己的责任,并且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每当想起父亲临终前都没去见上一面,就让他很内疚。他很后悔自己的决定,父亲孤独死去的画面不断扰乱着他的心。后来,他在疗愈后选择做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他说,自我关怀激发了他对他人、对父亲的同情,即使父亲也许并不称职,但他也不是坏人。卡洛斯放下了对父亲的愤恨,他没有陪伴垂死的父亲已经无法改变,但是他可以帮助其他垂死的人。 原生家庭的影响可能困扰过很多人,对卡洛斯来说,他接纳了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不再为自己没有履行敬老的责任而自责。因为他从过去获得了新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痛苦。现实生活我们没法改变,过去更是没法改变,过去留给我们的伤害,可能严重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接纳自己的过去,和过去和解。接纳过去不意味着你喜欢它或者你希望重蹈覆辙,而是意味着你可以在过往的经历中成长、继续前行。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节再见!
我和他是一个大学的,从遇到他的那一天开始就喜欢他,只是当时我们没有确定关系。我不是很确定他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是不讨厌我的,不然不会经常一起玩。因为喜欢他,我对他的好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了。他要我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拒绝和犹豫,并且很开心地就做了。有时候他不开心,会让我大半夜出来陪他喝酒。虽然天很晚,我也会想办法打上车,去陪他聊天。听他诉说生活中的苦闷,虽然我不会开导人,但也会尝试走心的安慰,至于他能不能听进去我就不清楚了。只是觉得能和他说说话也是好的,我的爱就是这么的卑微。有时候他晚上失眠,也会给我打电话。不管多晚,也不管我有没有睡觉,我也会马上爬起来,精神抖擞地和他聊天。只要是他没有挂电话,我是绝对不会睡着的,直到对方睡了,我才会小心翼翼地挂断电话。当时好像被人下了蛊一样,无论对方有什么要求,都没有办法拒绝。认为他能想到我,说明他是想我的,那应该也是喜欢我的吧。要不然怎么不找别人呢?为什么偏偏是找我说那么久,还愿意将生活中的苦闷说给我听呢?在他那里,我应该算是值得信任的人吧。可有时候,他又会一个星期都不主动和我联系。我试探性地在微信上联系他,但要过很久才能等到他回复。短短的一句,说稍后联系,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有一次他和朋友吃饭叫上我一起,而我们距离上次联系也隔了好几天了。见面之后我偷偷问他:“你叫我出来,到底是想我了,还是凑人数呀!”当然我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的,怎么能让他听出来那是我的真心话呢。他倒是很认真地说:“当然是想你啦,要凑人数的话,有很多人呀。”这句话还让我开心了好几天。但我们的状态我是不明白,他是真的想念我,还是因为寂寞在打发时间呢?该如何判断他是不是喜欢我呢?思念一个人和爱一个人是类似的,根本就无法掩盖。思念就如隔靴搔痒,心热难耐却解决不了想念的感觉。我们在想念她时,她并没有在身边,这才是最孤独的。想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转移注意力,闭上眼睛,看到的是对方;持续工作,忍不住会分神;就连喝醉了酒,想一醉方休,最想联系的还是对方,这就是思念的力量。没有遇到爱情的人,并不会理解真正的思念,而一旦产生爱情,又不能天天在一起,思念的情愫经常会涌起。男生对女生的想念有3种,第二种是真爱了。01无聊的时候想起你这种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就好像备胎一样。平时根本就不会想到对方,只有在无聊或者是没有事情做,打发时间才会找对方。这样的想念就不要和爱情挂钩了,通常就只是一个玩伴而已。我们要自我分辨,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就不要自作多情,自我感动,将自己想得太重要。甚至偷偷地以女朋友的身份自居,到最后失望的概率会很大。想念一个人不是到寂寞的时候才想起对方,而是先想念对方,所以才觉得寂寞。他是因为你没有在身边才觉得寂寞,这才是想念的真正意义。而经常玩消失不见,又偶尔诈尸性出现的男生,通常并不是太想念,也没有将对方当做是追求的对象。就算是有感情,也是纯友谊,不会是朝爱情方向进展的。02在热闹的时候想念你在寂寞的时候想起你,那根本就不是爱,那只是一种消遣,是一种无聊,是找一起玩耍的人。而身处繁华热闹时想念你,这才是真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想念。当人生鼎沸时,当你身处一群小伙伴之间,明明大家都很开心在一起玩,明明你也身在热闹当中,可就是忍不住的思念一个人。忍不住的想她在干什么;忍不住的怀念和她在一起做过的有趣的事情;忍不住的想笑;忍不住的期盼你此刻的出现。这才是真正的爱你入骨,想无时无刻都和你在一起。往往一个人的快乐是很简单的,但是只有两个人的快乐才是最幸福的。当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一个人,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梦外,思念的都是同一个人。他想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对方,想和对方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不爱的人,在快乐的时候完全会忽略掉对方,沉浸在自我的快乐中。所以好好珍惜那些在热闹时还会想起你的男生吧。03有事的时候才会想念可能在他人生低谷或者是遇到麻烦时,才会想起你的种种好来,才来怀念你是一个不错的人,想如果你此刻在身边该有多好。这样的想念和真爱是没有关系的,充其量也只是把你当做是患难的朋友。而他将你当作朋友,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也会帮助你,只是不会爱你而已。在他心目中你仅仅是朋友而已,甚至都没有将对方当作是异性,只是觉得聊得来。或者是一个知心人,或许是因为性格,或许是因为外形,总之就是不是他的择偶标准,他只是将对方当作是朋友。姑娘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分清楚对方是喜欢你,还是说只是比较好的朋友,以免心生爱慕,会错了意。爱情从来都是抽象的,谁能说清楚爱究竟是什么。但它又是具体的,可以具体在一些表现上,在一些行动里。当他真正的爱一个女生,当他想念对方,想时时刻刻在一起时,他一般会有一些举动。这些举动说明,他是真的爱这个女生。如果遇到了,就大胆地表达爱意吧。第一、未来的计划里有你当男生真的是爱这个女生时,他是真的想和对方在一起,想在未来一起走下去,他会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他不愿意女生受苦,所以宁愿自己苦一点。他不愿意女生生活拮据,所以要努力挣钱。他更愿意满足女朋友小小的心愿。看到对方开心,自己也快乐,这就是一个男生爱上一个女生的最简单反应。他爱你时,会有责任感、使命感,会瞬间长成一个大男生,去保护自己的小家庭。守护心爱的人,并愿意为之奋斗,有长远的规划,慢慢变得成熟。而在这些规划中,都有女生的位置,他期望和女生走过一生,并愿意为之奋斗。第二、忍不住想联系爱一个人是掩藏不住的,即便是很忙很累,在工作的空隙他还是忍不住要联系对方。忍不住想看对方在干什么,忍不住想表达爱意。即便是刚刚分开,在路上也要联系,回家之后更是视频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从不觉得累,这就是爱情的魔力。有时候可能会很忙,可是视频的时候即便是什么都不说,也会觉得她好像就在身边,对于男生来说也就心满意足了。爱情一旦到来,是没有人能躲得过的。即便不知道未来,为了当下也想在一起。有很多情侣即便是要睡觉,可还是舍不得放下手机。想陪伴在彼此身边,想无时无刻知道对方在干什么,遇到伤心或者难过的事情,第一时间就想和对方分享,并不是想找解决办法,就是单纯的想对方安慰自己,在安慰的过程中,感受被爱。这就是爱情中的小心思,也是爱情带来的快乐。第三、想了解你的一切他想知道你的一切爱好和喜欢,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出去玩,他都会计划好一切。只要女生开心,他也快乐。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快乐。当他看到女生快乐时,会觉得之前所做的努力和计划都是值得的。跑几公里买女生喜欢吃的东西,女朋友洋溢满足笑容的时候,他是最开心的。他想了解女生的一切,在任何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表达关心和疼爱。他就是想把全部的爱融进生活的小事中,在细节中表达爱情,才是最浪漫的事情。世间最不能掩藏的就是爱一个人的心,藏在眼神里,藏在行动上。而爱上了就会忍不住的想念,忍不住做一些举动来缓解思念,这是男生爱的表达。在爱的世界中是相互的,爱是动态。男生表达他的爱意,女生积极地回应,这样的爱情才会更长久,幸福指数也越高。在良性的互动中,感情逐渐升温,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也最稳固。但女生们也要分清楚男生有时候表达的想念,究竟是真的爱上对方,还是仅仅在寂寞的时候才会想起。女生要分辨清楚,才不至于受伤。作者 | 青藤,国家3级心理咨询师,5年心理情感行业经验。擅长CBT疗法,ACT疗法,从认知角度,给予来访者认知的更新和迭代,用新的视角看待现实,解决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