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用爸爸的虚荣心影响孩子爸爸不要将自己虚荣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很多爸爸本身存在虚荣心理,他们穿名牌, 开好车,同时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上好学校,给自己争面子。他们的这些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建立,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金谦的爸爸最近下岗了,他是个很爱慕虚荣的人,为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贷款买了车。他怕孩子在学校里受欺负,又为孩子买了很多昂贵的名牌衣服和学习用品。金谦要买比较贵的物品时,爸爸就算是出去借钱,也会满足孩子的要求。结果金谦变得越来越爱慕虚荣。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必然会染上虚荣的不良习惯,注意力偏离其学业,走向追求享乐、奢侈的歧途。所以,爸爸要以身作则学着节俭,为孩子做榜样,改变自己以前的错误行为,注 意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2.指导孩子将虚荣心转化为学习动力孩子喜欢购买名牌多是虚荣心作祟,简言之就是他们想通过品牌来取得他人的赞赏和崇 拜。其实孩子的这种虚荣心未必都是坏事,如果爸爸能够及时引导,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孩子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同,这是无可厚非的,爸爸可以引导他们以那些因为学习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突出而受到他人认同的同学为榜样,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做出成绩,获得别人的认同。3.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为了在他人面前有面子,会向爸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爸爸轻易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会导致孩子任性、攀比、嫉妒等不良心理的出现。林洁上七年级了,班里同学中穿名牌的很多,还有不少人用上了手机,有的还很高档。 她连件名牌的衣服都没有,甚至用的书包还是好几年前买的。这天她的同桌拿来一部很漂亮的手机,让她很羡慕。回家后她向爸爸说:“班里的同学差不多都有手机了,我也想要一个。”爸爸耐心地和她分析:“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有了手机会分散学习精力,再说你现在的心态很不正确,学生阶段要和别人比的是学习能力 和知识水平,而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林洁听了爸爸的话,再也不盲目和同学们攀比了。在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爸爸要加以拒绝,防止孩子尝到甜头而肆意放纵自己的虚荣心。 同时,爸爸和妈妈要保持教育态度的一致性,不能出现一方拒绝、一方妥协的情况,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虚荣意识。4.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很多爸爸会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孩子手里的零花钱一多,就容易产生乱买东西、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理。因此爸爸要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消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爸爸要合理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平时购物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用实际行为教育孩子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不让孩子为了满足虚荣心购买不切合实际的物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就能有效制止孩子的虚荣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