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是教育界的专业名词即(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从幼儿园开始到六年级这一阶段概括为K12,与早教区分,早教通常是指5岁以上的教育。这个题目宽度太大,这位朋友可能是不清楚K12的含义?
想象力培训在孩子各个成长阶段培训方式各有不同,如果按照K12的各个阶段根据孩子大脑发育情况与孩子动手能力变化大概可以分成5—7岁,8岁—10岁,11岁-12岁。
5-7岁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一般称之为幼小衔接,这时候的孩子左右脑都处于一个黄金发育阶段,想像力在这个阶段培养的方式,最好是手脑并用,在培养想象力的同时加强身体的平衡感。那么学习速算的好方法,而且要学习一种特别的速算方法,就是数句子。
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是坐不住,每个都像多动症,一时看不住都知道溜达哪里去了。这种速算在这个时间学习就再好不过了。
具体操作方式,家长跟孩子互动,无论是上学路途还是游玩时刻,或者是睡前都可以,与孩子数句子,例如:你说:树上。反问孩子几个字,孩子回答:两个,接着引导孩子延展句子,“树上长满了什么?”,孩子回答:“苹果,树上长满了苹果。”你又问“这个几个字”这种方法,在延展的同时就需要发挥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孩子的小脑袋瓜也在飞速运转,简直一劳多得。
8岁-10岁的孩子迎来了一门重要的学科,那就是英语,配合英语产生的单词记忆方法来锻炼想象力简直非同反响,具体操作方式:把一个单词拆解成一幅幅可以想像的画面并且串联一个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句子,常用的词根会有特定的词语编码记忆,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自己琢磨,我举例一个例如er=儿子,di=弟弟,【dilettante :业余爱好者/乏专业技术的 可以拆解成dilettante,业余的di弟弟登场,let让 人很tante忐忑】一副生动的画面此刻跃然纸上,脑海产生印记,除了记单词还可以锻炼记忆力。
11岁-12岁,一般认为是小升初阶段,课业繁重,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想象力训练,这段时期孩子被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既要兼顾各科功课,又想锻炼想象力。理解能力也达到一定的程度。
建议学习思维导图。准备A4纸张,草稿纸张若干,一盒12色的彩笔,一个清晰的大脑,开干吧。不要认为画画不好的孩子不会思维导图并不会构成任何影响,思维导图作用是可以同时锻炼左右脑,发展创造性思维。
例如我们这次思维导图的主题是“自我介绍”。准备工作,于纸张中间区域绘制一个九宫格,脑海想像与自己有关的名词填入其中,例如:“家长,学校,学科,性格,朋友”直到填满后于众多词组中锁定关联性最多的5个词组,抄写在草稿纸上。第一步,在新开的A4纸张中央绘制一个小人。第二步绘制分支填入关键词组。第三步,尽可能地延展词组相关的。
每个孩子情况各有不同,希望家长因材施教,切莫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