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也不一定要局限于去蹭课。比去蹭课在课上听到的课更有价值的是,收集信息的过程。其实有很多高质量的大神讲座,比如苏童老师、阎连科、白先勇老师等。一定要会自己去搜集信息,然后瞄好点提前去占座。
还有一种是学生社团开展的沙龙分享活动,一般质量都还不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的去听一听,还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以上的两种方法是可以在不逃课的情况下就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我看来自己的专业课其实很重要,不要在任何适合放松自己,掌握好一门专业的核心技术才是硬道理。但是不逃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一些课。如果想转专业也可以提前去旁听一下。
文学院陈国安老师的《清词选讲》和《诗经选讲》是我认为值得逃课去感受的课。但是要想听这两门课一定要记得:上课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陈老师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老师,他只有每周二来文学院给本科生上下课,他其实是苏州某小学的校长。作为校长他可以每天早上站在小学门口和每一位来上课的小朋友打招呼。作为大学教授他的课一直是被疯抢的,全凭人品,教务秘书也很头痛因为一选课陈老师的课必要扩容(虽然给分比较苛刻,作业很多)。
我记得有一节课老师讲诗经里的爱情,讲到我们那一排眼睛都红了。以至于我当晚做梦都在上老师的课,陈老师是有自己情怀的老师,有时讲到深情处还会给我们唱两句。陈国安老师是我大学四年最敬佩的老师。
传媒学院有一些摄影技术课也可以去蹭一蹭,学些干货。但是不建议逃课去听,如果有时间总比在打游戏,睡觉好~时间很宝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搜集信息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