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我对同学的态度来说:当某位同学第一次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一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如果对方在我之后向其求助时推三阻四 ,那我就不会再提供第二次的帮助。如果对方在我之后向其求助时帮助了我,那我就会在他下一次求助时继续提供帮助。
我既不做以德报怨的圣母,也不做以怨报德的小人。他人如何待我,我就如何待他。所以我虽然朋友不多,但个个都值得信任。
相比之下,「不管别人怎么对我,我都要对他好」的行为,属于上文中的老好人。遇到我这种人时当然没事,遇到「见人就坑」的人时必然被坑。
社会喜欢有底线的好人,厌恶无底线的坏人,坑害无底线的好人。
人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想要的给别人,而非把别人的想要的给别人。
对应日常生活最常用的一句话,也是所有人都听烂了且听了就烦但无法反驳的那句话话叫:「我是为你好!」
同理,为什么热情者没朋友?
热情者其实想要的是别人对他的热情,她们对别人的需求很高。当他们的热情得不到回应时,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伤心愤怒的。当他把想要的热情给到冷漠者,准备演一场热戏,冷漠者沉在自己的世界里,被这种热情打扰,非常尴尬,而且还得花费自己的时间去回应这种热情,觉得很浪费精力,而且心里还认为我们的关系还没到这份,你这热情是不是过了,明显有种交浅言深的感觉,心里没有踏实感。
心理咨询师遵循的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是这个道理,就是一个人有用得着你的地方,对你伸出了手,你就拉他一把。人家都不觉得你是那个对的人,你对别人热情的伸手,去突破别人的边界只会让彼此都尴尬和不适。
做一个社会人常常是不舒心的,尤其对于重情义、又有所坚持的年轻人来说。愿将来的你,仍会记得,你曾对冷漠薄情的人世,发出过这样的诘问。仍会记得,你曾经希望人们友爱、亲密,彼此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