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把问题重新梳理一遍,“儿子“躺平”了,我该怎么排解这种焦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大大小小的焦虑情绪太常见了,特别像这种关于亲子关系,因为两边很难相互理解,别人是两个年代的人。
对于这种情绪该怎么去派遣?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首先是要先慢慢的“接纳”,因为如果不接纳的话,我们往往会去做对抗对抗必然会引起两个人的冲突。那像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我下面以一个心理的角度来详细的给您几个建议。
1.沟通前的准备
作为家长,我很多时候可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有时候这种“好”有时候会给孩子有很大的压力。而且我们国家习惯性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对孩子管说的会比较严,对孩子的认可比较少,而更多的容易给孩子否定,所以孩子就会相对容易叛逆,特别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所以接下来跟孩子沟通,建议先去百度查一下什么叫作“躺平”?他具体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以及这类群体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作为家长,你有必要耐下心来去了解这些信息,很明显这不是孩子单独的现象,而是这个是对的现象,包括前一阵也展开了很多激烈的讨论,包括年轻人越来越“佛系”,也没什么斗志了,上升的渠道越来越小,工作事业也越来越内卷等等,包括这一代年轻人他们也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婚姻压力,想结婚他需要车子房子,很多年轻人从此就悲伤的车贷房贷,另外结合还面临着办婚礼和彩礼等大的支出。再买一项都能把年轻人压得喘不过来气儿,假设再要有一个孩子,那对于他们的生存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
2.沟通的态度。
尝试跟儿子沟通。接下来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首先是不能去否定他,首先要尝试表明尊重和了解的态度,同时也要耐心,因为如果一旦你对他这个想法是否定了,他就会下一次的排斥你。具体的聊天沟通话术可以参考这种格式,比如说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想要躺平?觉得是生活压力太大了,还是怎么样?还是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的事?
3.沟通未来的计划。
让人焦虑,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迷茫了,只要把这些情况梳理清楚,两个人也都听清楚了。并且对未来也都有所规划了,比如说可以支持这个孩子躺地,那么躺平是不是得有基础啊?你是不是得有足够的钱,你不用工作你也能活。社保的问题怎么办?以后养老的问题怎么办?如果以后生病怎么办?这些问题需要他自己去思考,你这边呢可以做到的是支持他,
但同时首先得保证父母这边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其实主要就是让他肩负起他自己选择的责任,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毕竟他不是小孩子了,他也成年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对成年人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