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婷是一个极度缺爱的人,她的行为逻辑是:你要爱我、你要重视我。主要的心里疾病有几方面。1 控制他人的思想2控制他人的情绪3 以需求为核心的递进情绪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当她陷入悲伤,并说出有力的控诉的时候,恰恰是过去经历的重现。在过去的什么时间里,她曾经遭遇过这样的难受?似乎所有人都无动于衷都没有过错,而她身处其中却被指责,批评,难堪至极?当张婉婷控诉的那一刻,她不是在控诉几个小时之前的事情,她心中真正控诉的,是带给她人生创伤,并在成长的日子里不断反复重现的那个过去伤害事件。张婉婷看似花样百出地要求思想的同步,情绪的同步,时时刻刻挑战着观众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她的人生却非常简单。她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在表达两句话,“我是对的”,“你们要认同我”。而这背后暗含的潜台词是,“我是错的,你们都会怪我,指责我”,“你们不理解我”。所以,当宋宁峰突然说,“大家没有怪你”的那一刻,你会观察到,张婉婷突然顿了一下。那是一种快速地醒悟。就像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突然打破了自己的信念模式,得到了瞬间的治愈。尽管这种治愈只有一瞬间,而后她还是回到了自己原本的模式中。当一个人表达需求,恰恰说明她的心理状态,处于需求的反面。心理创伤的成因,缘起于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后被不同的情绪层层包裹,首先是羞耻,接下来是恐惧,而后是悲伤,最后是愤怒。这些情绪是可以混杂在一起,但由内到外的顺序是不可逆的。当你开始剖析一个人的时候,就要由外到内的分析,首先看到他的攻击性,这是最张牙舞爪但最表面的层次。当对方在攻击后表现出了悲伤,你就可以经由这份悲伤来寻找更深的,恐惧,羞愧以及内在的需求。情绪释放的时刻,往往掉落出很多心理真相的线索。这种心理的规律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自我观察和成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