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回答你。角色扮演法的形式1、模拟:即在一个特殊情境中,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可能发生或者通常要发生的情形。2、再扮演:就是让学生重新扮演一个真实的事件,同时加上冲突力度,突出比较关键的瞬间,使他们真切体会到冲突情境带来的影响。3、预演:让学生扮演他们想要发生的练习的角色。这样能检验各种角色,精炼各种观点,或准备不同的反应和可能发生的事情。 4、角色倒置(Inversion.):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反应和行为改变,转换他们的角色,帮助学生了解他人的观点和识别改变人际关系的杠杆作用点。5、 哑剧表演。辅导者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 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例如, 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美别人, 或者讨厌别人等情景。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6、空椅子表演。当学生诉说自己与他人的冲突时, 辅导者让学生坐在一把椅子上, 而另一把空椅子则假设坐着那位与他冲突的人,由该学生面对其发言。等学生说出了相当的内容后, 辅导者指示他再换到另一把椅子上,扮演与他冲突的那个人来回答其提出的问题。辅导者在关键时刻令学生变换位置, 指导当事人与假想的对象间进行对话。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可以详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与情感。7、角色互换。这种方法与前一种类似, 只是参与的人有两个或者更多。例如, 辅导者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 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8、改变自我。在角色扮演中, 辅导者让某个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例如, 某学生上课时行为多动, 辅导者让他扮演自己发生了改变, 上课时不再多动的情况。9、双重扮演。这种方法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 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 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 助理演员就重复表演什么,这样可以重现事实, 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认识自己。10、魔术商店。辅导者扮演店主, 店里贩卖各种东西, 如理想、健康、幸福、财富、成功, 等等。由学生扮演买主, 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及其原因。然后,辅导者问他愿意用什么来交换。用这种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