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已经是现代社会很普遍的一个问题。
而焦虑症则是持续的不合理的焦虑情绪所产生的疾病。
焦虑症患者一般都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远思维
何为远思维?举个例子:当你即将面临一场重要考试,还在准备阶段,你就开始想象自己没有考好,会受到家人和自己的谴责,从而开始产生焦虑。
远思维聚焦在“远处”——并未发生的事或想象中的事。这种思维,不仅不利于个体发展,还容易产生焦虑。
近思维聚焦在眼前的现实,具体而又灵活。可以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更具弹性。这种思维,更有利于个体发展,并且有助于内心的平和。
想要真正做到摆脱焦虑,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将它改变过来。
1 多描述,少评判。很多人都喜欢轻易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一场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是废物,别人做了一件事就贴上拜金、普信的标签。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评判性思维,评判就代表我们在用头脑中的观点、规律对信息进行加工,所以它会阻碍变化的发生。
2 多具体,少抽象。抽象的问题很难得到答案,是因为你不愿意动脑子去把一个宏大的课题切分成小的、可回答的、可解决的问题,你就会因为它拖延、畏惧、恐慌,最后演变成焦虑。你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具象化那个事物,具体到不能再具体,拆分到不能再拆分,然后再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去解决。
3 多当下,少结果。感到焦虑的人,他们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是会算计半天,得看到一个明确的结果才会去做。这样的结果就是产生焦虑。因此,将眼光聚集到当下,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焦虑自然就会远离你。
以上就是关于焦虑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